传媒行业点评:业绩韧性持续验证 关注估值修复机会

金荣 2024-10-04 08:03:10
机构研报 2024-10-04 08:03:10 阅读

24Q2业绩持续验证经营韧性,受益于宏观预期修复。

    按照我们覆盖的港股互联网标的,24Q2 财季,80%的互联网公司收入高于市场一致预期,实现了高于行业增速的增长,体现了互联网公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90%的互联网公司的利润超出市场一致预期,体现了互联网公司严格的经营纪律、快速调整能力,及增长飞轮带来的优势。随着头部电商平台低价策略的调整,24H2 相较于 24H1 竞争有望趋缓,经营效率有望提升;腾讯、哔哩哔哩新游强劲,有望为 24H2 贡献增量业绩;美团、携程等垂直领域公司行业积累深厚,经营能力持续验证,我们在24Q2 业绩后上调其2024年利润预测。后续随着预期回暖,互联网公司的EPS 或具备较大弹性。

    政策预期稳定,互联互通持续打通,有望助力互联网公司弥补短板,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

    8 月 30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宣布“阿里巴巴完成三年整改”,同时提到公司“认真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提升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服务水平,合规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体现了在由治促兴背景下对平台经济重要意义的肯定,稳定了政策预期。同时,9 月 27 日起,淘宝已正式接入微信支付,此前淘宝亦在微信进行广告投放。同时,淘宝天猫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预计于10 月中旬上线,京东也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京东同时也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预计在双11 前夕推出。互联网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推进,有助于在更加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下,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提供新的增长入口,同时促进平台生态长期健康发展。

    通过回购和分红,持续加大股东回报。

    根据Wind 数据,腾讯控股年初至2024 年 9 月 26 日,累计回购882 亿港币股票,累计回购股本数2.49 亿股;美团-W 年初至2024年 9 月 26 日,累计回购 281 亿港币股票,累计回购股本数2.61 亿股;快手-W 年初至 2024 年 9 月 23 日,累计回购39.8 亿港币股票,累计回购股本9111 万股。按照 2024 年 10 月 2 日收盘市值估算, 美团、腾讯、快手YTD 回购金额占市值比例分别为2.3%/2.0%/1.5%。阿里巴巴-W、京东集团-SW 等均有完善的股票回购计划,提供稳定的股东回报。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在逐步启动股票回购,增厚股东回报。

    生成式AI 领域积极布局,充分发挥技术积累优势,有望受益大模型机遇,开启新产品周期。

    我们复盘Microsoft、Google 等海外相关领域公司,均通过不断上线新产品和迭代新科技持续延长公司的生命周期。而对于国内头部互联网平台而言,我们认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在数据、算 法、技术、组织、经营能力等多方面长时间积累了优势,将充分受益生成式AI 周期。如腾讯自 2016 年成立AI Lab 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其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并多场景应用;阿里巴巴自 2017年成立达摩院以来在AI、ML、NLP、CV 领域持续探索,阿里巴巴在其CY24Q2 的财报会上表示,AI 产品收入持续实现三位数增长。其他互联网公司在AI 大模型或者应用领域亦有所布局。

    投资建议

    目前重点互联网公司大多处在25 年10-20xPE 之间。其中泛本地生活类公司建议关注赛道头部公司,美团-W、携程集团-S,根据2024年 10 月 2 日收盘价,其 2025 年PEG 分别为 0.59/0.75;短视频领域建议关注经营能力持续提升,内容及货架双轮驱动短视频电商发展的快手-W,根据 2024 年 10 月 2 日收盘价,其 2025 年PE 为10x;同时建议关注预计2025 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且今年受到游戏产品催化的哔哩哔哩-W;AI 领域建议关注小米集团-W,有望受益于AI 手机,同时汽车业务在 2025 年将维持高速发展;及AI 功能提升付费转化率的美图公司;价格策略调整有望减缓电商竞争,建议关注9 月纳入港股通的阿里巴巴-W。

    风险提示

    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风险、用户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剧变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及监管趋严风险、科技创新落地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