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四季度策略暨重点推荐组合:拐点向上 价值重塑
投资要点
基本面表现:业绩有望逐步迎来向上拐点,目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位置
1) 2020 年至今复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上涨阶段,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从自2020 年5 月起上涨7 个季度,在2021 年12 月涨幅较2020 年初达71%,我们认为主要系十四五初期下游企业大额订单落地催化。2)回调阶段,2022 年1 月到2024 年2 月,国防军工指数持续回调,我们认为主要系十四五中期军工央企人事调整、全产业链产品降价、中期调整预期推迟等。3)震荡阶段,2024 年2 月至今,随着扰动逐步消除、订单落地预期增强。
2) 板块业绩:短期承压,有望逐步迎来向上拐点。对军工板块135 只股票进行统计,剔除11 只船舶类标的,其余124 家公司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14亿元,同比减少11%,实现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同比减少28%。受人事调整、订单推迟、供应链降价等影响,板块业绩短期承压。
3) 估值分位:截至2024 年9 月30 日,国防军工PE-TTM 为59.37 倍,处于过去十年历史的38%分位,当前估值水平依旧处于较低位置。
政策梳理:百年强军,看好军工央企并购重组;洲际导弹展现战略威慑能力
1) 强军方面:二十届三中全会均再提“2027 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军工企业方面:国资委提出以更大力度鼓励支持中央军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2) 看好并购重组方向: 9 月24 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申万国防军工指数成份股来看,央企占比达30%、地方国企占比10%,军工央企占比较高。随着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重组整合、成飞资产上市的推进,我们看好未来军工央企在并购重组中的推进。
3) 近期洲际导弹成功发射展示战略威慑能力。2024 年9 月2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一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罕见行动。自1980 年以来,这是中国第二次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其间相隔44 年。
资金面:2024Q2 基金重仓股国防军工持仓比例环比提升0.35pct,板块关注提升
1) 机构持仓:截至2024Q2,国防军工板块基金重仓股持仓占比2.69%,环比提升0.35pct,为近一年来首次环比改善。复盘过去两年(2022Q1-2024Q2),基金持仓占比阶段高点为2022Q3 的4.04%,2022Q3 持仓占比开始阶梯式下滑。
2) 本轮行情涨幅(以9 月23 日收盘计算):截至2024 年9 月30 日,本轮行情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上涨26.70%,上证指数上涨21.91%,创业板指上涨41.55%;国防军工跑赢上证指数4.78pct,跑输创业板指14.86pct。行业比较:从行业比较来看,国防军工指数本轮行情表现在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15 名。
3) 子领域涨幅:军工电子+29.52%、航空装备+26.94%、地面兵装+23.56%、航海装备+23.09%、航天装备20.72%。涨幅领先的板块主要为前期跌幅较多领域(军工电子)、地面兵装,以及景气度较高板块(航空装备)。
上涨特征复盘:有较强的五年计划属性,以资产重组、大额订单为驱动
1) 板块大级别上涨复盘:从2000 年至今四轮较大行情(2007 年、2011 年、2015年、2021 年),其中2007 和2015 年均伴随牛市。2011 年、2021 年分别为“五年计划”启动之年(2016 年也有反应)。
2) 龙头个股上涨特征:以中航沈飞为例,在2017 年和2021 年分别有两次较大行情,主要为资产重组、大额订单驱动。2017 年主要系重大资产重组,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体内。2021 年“十四五”计划的大额合同负债落地。
3)选股思路:重点关注超跌反弹、龙头白马、资产重组、新域新质等方向。
推荐组合:中航西飞、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国海防、北方导航
风险提示:1)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节奏低于预期;2)重要产品交付不及预期;3)军品订单下达进度低于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