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四季度策略暨重点推荐组合:文娱产品大年将至
投资要点
近期A 股市场出现较大程度单边上涨,传媒行业作为成长与波动性较大的行业,在这类行情中往往有较好的表现。本文对传媒行业目前的基本面、资金面情况做出分析和展望。
景气变化:目前仍处低谷
过去三年行业主要是经历了2022 年后的文娱产品大年2023 年,存量游戏、电影推出较多。但由于宏观经济复苏速度整体低于预期,因此各大公司上线产品未收到预期效果,行业重新回到研发周期,转而积极准备下个阶段的产品线,最终导致2023 年下半年至2024 年全年的文娱类产品周期底部。
传媒行业24H1 整体营收达2451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68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00%、35%;营收占比最大的游戏板块,整体市场规模1473 亿元,同比微增2.08%,可见24H1 仍处低谷。
业绩前瞻:拐点将至,2025 年将进入产品大年24Q3 尚未出现重大边际变化。从游戏板块来看,各大公司在暑期档并未退出重点新游,主要以存量游戏和小体量新游为主,因此业绩边际变化不大,我们判断手游板块整体可能环比微降,端游板块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同比、环比可能均明显增长。
从电影板块来看,2024 年暑期档票房116.39 亿元,较2023 年的206.2 亿元大幅下滑,这也是产品周期底部造成的,因此行业整体24Q3 在业绩层面上边际变化不大。
同时,我们坚持2025 年是文娱类产品大年的判断,业绩拐点有望在25Q1 逐步体现:2024 年前九个月已发放1035 款版号,已超2023 年全年,显示出国内游戏厂商储备较为丰富;海外市场重点产品发布亦超百款,行业业绩拐点有望在25Q1 逐步体现。
历史复盘:技术线和主题线
复盘过去的几轮传媒牛市,我们认为主要由主题、业绩两条线驱动。2014-2015年传媒牛市由4G 技术与并购主题驱动,4G 技术是实际落地、给上市公司带来业绩的技术,而并购多体现在主题性上,有并购预期的公司涨幅较大。
2020 年的传媒牛市主要由“宅经济”造成,游戏板块成为最大受益板块,估值水平普遍上调,且最终体现在业绩上,处于“双击”阶段。2023 年的传媒牛市主要由AI 主题造成,ChatGPT 3.5 和4.0 的横空出世带动相关映射标的大幅上涨,但业绩实则受益较少。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时间点传媒行业基本面整体暂未有重大基本面变化,但2025 年就将迎来文娱产品大年,因此首先我们选取2025 年产品线较好的公司。同时,根据过往行情演绎的情况,我们认为并购、技术类主题会被市场反复演绎,因此我们选择有基本面支持的,同时又在并购、技术等商业逻辑演绎上存在可能性的公司的。
按上述选股思路,我们做出推荐组合:吉比特、万达电影、皖新传媒。同时还建议关注巨人网络、汤姆猫、掌趣科技、南方传媒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导致文娱消费受损,相关政策收紧的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