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周度观点更新:如何看待地产股大涨?
核心观点
行业仍在寻找新均衡,今年量价下行压力再次加大,政治局会议“止跌回稳”的政策目标明显更为积极,尽管短期仍在常规框架内,但后续超常规政策空间相应打开;行业趋势性反转还需时间,但量的急跌阶段正在过去,房价距离均衡区间也更近一步。今年4 月和9 月股价隐含的悲观预期相对充分,对应优质地产股的底部区间,只是修复节奏还需观察政策落地和景气改善的实际进展。建议关注具备核心资产的供给侧优化标的,以及稳定现金流的国央企物业龙头。
周度核心内容跟踪
市场:本周长江房地产指数+9.36%,相对沪深300 的超额收益为+0.88%,行业排名居中(15/32);年初至今长江房地产指数+7.88%,相对沪深300 的超额收益为-9.22%,行业排名相对居中(12/32)。本周房地产板块强势上涨,开发类和物业类涨幅明显,收租类有涨有跌。
政策:一线城市进一步优化购房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放宽限购、优化转让增值税等。
地方:北京首套/二套商贷首付比例降低至15%/20%;非户籍家庭满3 年社保/个税可在五环内购房,满2 年社保/个税可在五环外购房等。上海首套/二套商贷首付比例降低至15%/核心区25%(非核心区20%);非户籍家庭及单身满1 年社保/个税可在外环外购房,非户籍家庭持居住证积分达标、社保/个税满3 年可在本市购买2 套,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工作、存在职住分离的群体,可在新片区增购1 套;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5 改2;取消普宅和非普标准等。深圳首套/二套商贷首付比例降低至15%/20%(深汕合作区均15%);户籍家庭及单身在非核心区可加购1 套;非户籍家庭及单身满1 年社保/个税可在核心区购房,非核心区无需社保/个税;全面取消限售;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5 改2 等。广州全面取消限购政策。
销售:样本城市新房及二手备案9 月同比边际回落,国庆假期前4 天同比明显改善。
9 月39 城新房成交面积当月同比-23.1%,19 城二手成交面积当月同比+1.8%,12 城新房及二手合计成交面积当月同比-17.7%。国庆假期新房及二手备案同比改善,22~24 年国庆假期前4天备案量:1)新房可比19 城22~24 年分别为53.7/25.7/42.9 万平,23~24 年同比分别为-52%/67%;2)二手可比5 城22~24年分别为2.5/0.7/2.8 万平,23~24年同比分别为-72%/319%。
当周热点:如何看待地产股大涨?
1)9 月中旬AH 地产股指数已跌破4 月份股价低点,对政策和周期的预期过于悲观;但“止跌回稳”的政策目标较以往明显更为积极,宏观层面也引发更多期待,驱动估值快速修复。2)A股地产指数累计上涨39%,当前PB 为0.87,接近过去三年PB 中位数;H 股内房股指数接近翻倍,当前PB 为0.56,超越过去三年PB 中位数;AH 地产指数点位均超过5 月份反弹高点,隐含的市场预期是政策比5 月份更强或者周期至少可以结构性企稳。3)行业政策仍在常规框架内,主要是核心城市降首付、降利率、松限购和降税费等,并未明显超过5 月份的政策强度,但稳股市和稳经济层面可能更强。4)政策效应下,行业量价短期脉冲相对确定,但持续性还需观察,从海外经验来看,周期在时间和空间上调整到位,以及大量超常规政策,可能是止跌企稳的必要条件。行情本质是政策转向下过于悲观预期的快速修复,后续还需更强政策的接力。
风险提示
1、需求端量价持续低于预期;2、政策进度和效果低于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