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点评:AI应用何时到来
AI 应用曙光已现,模型准确度为落地前提。1)生成式AI 的发展为各个产业带来了机遇,AI 应用的落地正在持续进行。在C 端当前AI 应用的竞争格局并不稳定,创意工具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AI 应用类别。在B 端,a16z 指出企业对内部用例感到兴奋,但对外部用例仍然更加谨慎。因为企业仍然对生成式AI 存在幻觉和安全方面的担忧。谷歌Cloud 客户案例指出企业通过在客户服务、员工赋能、代码创建、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以及创意构思和制作六个关键领域开发AI Agent 来提高生产力。2)回顾CV领域的发展,可以发现模型准确度的提升是大量视觉应用铺开的基础。结合当前AI 应用的落地情况,我们认为当前C 端AI 落地领域多为各类创意工具,原因在于此类应用对准确度要求不高,在B 端企业通过AI Agent 来提高生产力,对于需要执行多步任务的AI Agent 而言,模型的准确度对最终效果影响更大。因此当下虽然AI 应用在各领域持续推进中,但落地速度以及新场景的开拓均依赖于模型准确度的提升。
智能助理与自动驾驶为两大重要方向。1)在OpenAI 的规划中,通往AGI的阶段可分为五级,其中第二级为推理者,拥有人类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第三级为Agent,可以采取行动的系统。2024 年9 月12 日,OpenAI 发布了o1 系列模型,它们可以解决比以前的科学、编码和数学模型更难的问题,对复杂的推理任务取得了重大进步。我们认为这意味着OpenAI 已初步达到了其通向AGI 目标的第二阶段,结合近期OpenAI CEO 的对于目标3 的发言以及OpenAI 和谷歌的部分招聘动向,我们认为接下来在可执行具体操作的Agent 领域有望看到产业新进展,各类终端的智能助理将是Agent 的重要落地场景。2)9 月5 日,特斯拉官方账号宣布FSD 预计于明年第一季度正式在中国与欧洲市场推出。特斯拉AI 团队还介绍了近期FSD 的迭代改进,包括9 月推送V12.5.2 版本,接管率提升3 倍,10 月将推送FSD 倒车和车位-车位能力,同时V13 版本平均接管率再提升6 倍。
国内2024 年8 月享界S9 首发华为ADS 3.0 高阶智驾,率先应用端到端类人智驾,复杂路况智能应对,升级了GOD 感知神经网络,实现从物体识别到场景理解。我们认为国内外自动驾驶进展持续加速,是明确产业方向。
Scaling Law 仍在验证,期待GPT-5 突破。1)基于Scaling Law 的思想,扩大预训练模型的大小、数据集大小和用于训练的计算量,就能得到性能更强的模型,同时幂律关系在数学上也意味着性能的提升边际回报将会放缓。o1 系列模型并未追求扩大预训练模型规模,而是通过后训练阶段的强化学习以及推理时的思维链来提升模型的性能,随着强化学习的计算量增加和思考时间的增加,o1 的性能会持续提高,与预训练阶段的Scaling law 表现类似。我们认为o1 成功验证了提升模型能力的新方向,其技术思路可能被业界其他大模型效仿。2)目前预训练阶段的Scaling Law 仍然有效,GPT MoE 的参数量达到1.8 万亿,目前业界其他公司尚未公布更大规模的模型。o1 探索出了在后训练和推理阶段能优化部分任务的准确度的方案,这令我们更期待未来的GPT-5系列模型能否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带来性能突破,若GPT-的准确度大幅上升,则可以乐观预期AI 应用的创新将迎来全面爆发。
建议关注:
1)算力侧:寒武纪、中科曙光、海光信息、云赛智联、软通动力、中际旭创、新易盛、浪潮信息、工业富联、神州数码、协创数据、弘信电子、高新发展等。
2)端侧AI:立讯精密、东山精密、传音控股、鹏鼎控股、中科创达、漫步者。
3)自动驾驶:
华为智车:江淮汽车、赛力斯、长安汽车、北汽蓝谷等;国内自动驾驶产业链:德赛西威、万马科技、中科创达、经纬恒润、海天瑞声、金溢科技、万集科技、千方科技、鸿泉物联等;特斯拉产业链:特斯拉、世运电路、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
风险提示:AI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风险;经济下行超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