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周报:风险偏好加持 行业弹性敏感

刘雪峰 2024-10-07 17:15:08
机构研报 2024-10-07 17:15:08 阅读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九月最后五个交易日的行情,对计算机而言是典型的风险偏好驱动,与基本面尤其是中短期的业绩预期关系不大。在2015 年以后我们总结过二级市场上计算机行情的三大关键要素:风险偏好、流动性和主题/基本面。行业自身对风险偏好与流动性极其敏感,主要原因有几点:①行业板块较为分散,多数公司起初以行业信息化为主。因此,当下游需求出现预期改善时,无论是技术门槛较高的金融IT,还是较为常见的电子政务领域,通常都会被视为相关领域顺应周期变化的潜力更大选择。②大多数行业内公司仍然是附加值偏小、竞争力羸弱、产品化程度较低的集成/外包/分销类公司,很多时候估值并不能匹配其成长性,但是在风险偏好高亢或流动性充裕时通常因其行业划分而自带高估值标签,享受优质资产稀缺背景下的配置溢价。③平均市值偏小(这也是行业发展不够强大的正常体现),股价波动更为剧烈。

      结论:①后续走势取决于二级市场的大趋势,计算机行业的表现仍然会是市场环境变化的增强投影,无论上涨还是未来的回调。②对于基本面短期改善不应抱过高期望。首先,合同负债等前瞻指标的改善幅度较为有限,Q3 和Q4 业绩改善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其次,传统顺周期的行业信息化公司属于后周期,即便下游立即加大投入,从周期角度来看,对接下来至少两个季度的业绩预期也难以产生明显改善。最后,我们认为从大方向到具体行业的政策下沉,包括时间进度、规模把控以及内部刺激的分配等,都不会在短期内迅速见效。③所以,结论是:中短期的机会和风险都主要来自交易面而非基本面,且基本取决于市场大环境,或者说计算机行业是指数增强的缩影(无论方向);从交易层面看,很可能是之前预期极弱但主题色彩浓厚的方向波动更大些,诸如信创、华为鸿蒙、第三方/跨境支付之类,此外,在风险偏好偏高时次新股的波动/弹性往往是最大的。④从长期看,基本面仍是根本,国产算力、工业软件、智能汽车等有更持续长久的基础和韧性。而狭义的信创领域有机会在下游支付能力和意愿落地后刺激更乐观的预期。医疗IT 等低估值可持续方向亦有机会跟上板块的弹性表现。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的逐层落实需要更多内容和时间去兑现及评估;除了国产算力、工业软件、智能汽车等少数细分领域外,中短期基本面不支持行业内大多数公司的大幅上涨;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状态等市场要素变化对行业波动影响较大,超越了行业自身可控水平。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