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动态点评:看好交投新高下券商弹性机会

沈娟/汪煜 2024-10-07 17:15:20
机构研报 2024-10-07 17:15:20 阅读

  重视正反馈循环下的板块投资机遇

      当前券商板块享受“政策强支持+正反馈循环”的双击,央行首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治局会议首提“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入市等配套改革多管齐下。国庆前后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单日成交额破5 千亿港币、创历史新高。新开户增量明显、ETF 持续净流入,资金加速入场。10 月8 日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或对市场情绪持续提振。券商板块仓位处相对低位、政策支持强劲、交投活跃带来正反馈循环,建议把握市场信心回归下的投资机遇,关注优质头部低估值券商、具有并购重组预期的券商,和经纪、投资业绩弹性高,受益于市场景气度回升的券商。

      多维政策支持市场且可持续性较强

      9 月24 日以来政策打出强劲组合拳,央行明确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6 日政治局会议首提“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发布指导意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公募基金第三阶段改革;月底上海与北京相继发布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10 月6 日预告8 日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我们认为,本轮政策是中央层面定调,与2023 年7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类似,具有较高的定位,或将不断自上而下推动;各个部门的协同举措也将为政策的持续性带来较强保障,有望呵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假期港股交投活跃同样达历史高位

      9 月30 日A 股放量大涨,成交额超2.6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9 月27 日两融余额回升至1.39 万亿元,市场高景气度有望提振券商整体展业。同期及国庆期间港股市场交投活跃,根据港交所数据,9 月30 日H 股成交额超5千亿港币,同样创历史新高;10 月2-4 号保持在2500-4000 亿港币左右(假期港股通交易暂停),相较2023 年全年日均成交额1050 亿港币显著提升。

      高景气度推动港股中资券商估值修复,除海通、国君因并购事项停牌外,9月24 日以来头部券商H 股涨幅均超100%,推动A/H 溢价修复,但部分龙头公司H 股PB 估值仍不足1 倍,看好后续估值修复弹性。

      政策+市场正反馈下业务有望展现高弹性

      9 月末的政策组合拳下,市场交易信心和预期修复带来的券商板块弹性,推动行情低位反弹。交易快速放量,9 月30 日突破历史新高,但同时两融余额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有明显反弹,后续有望伴随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而放量。我们认为,后续政策或仍有一定持续性,市场有望保持较高活跃度,且在投资者信心回升、高景气度的环境下,券商经纪业务直接受益、两融伴随风险偏好提升而增长、投资收入呈现较强弹性,包括资管等各业务条线均打开成长空间,推动市场从交易预期逐渐转向交易板块的基本面改善逻辑。

      低仓位+正反馈循环,看好估值弹性

      当前板块相对低估低配,24Q2 偏股基金持仓比例仅0.27%,低配严重,加仓空间较大,或将为板块带来较强资金流入。9 月24 日以来,A/H 相关 ETF获超1100 亿元净流入(9 月30 日近500 亿元净流入沪市ETF),资金加速进场。从估值看,历史上政策提振驱动市场快速反弹时,券商板块估值均提升较快。当前板块最新收盘PB(LF) 为1.53 倍,相较底部修复,但仍处于2014 年来32.3%较低分位数;龙头券商A、H 股PB 估值分别在1.0-1.6x、0.9-1.4x 左右;分别处于过去10 年20%-60%、60%-90%分位数,部分AH溢价处于过去10 年最低点,我们认为在当前高景气度环境下仍有弹性空间。

      风险提示:交投活跃度不及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