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转债投资策略剖析(三):投资者如何配置银行转债
投资要点:
本文通过收集统计公募基金19年Q1-24年Q2季报数据,对其银行转债持仓进行拆解分析,最终得到公募基金进行转债投资时的仓位结构、偏好、换手率以及择时等特性最终为投资者配置银行转债提供参考。
银行转债具有余额大、正股业务稳定、以及条款特殊等特点,目前银行转债余额占全转债26.50%,在公募基金转债投资中占据重要一席。
市场银行转债结构:总量上,2019年初至2024年年中,股份行始终占比过半,无国有大行转债(曾有,已退市),城商行占比扩张显著,农商行占比下降明显;城、农商行平均余额增速均在50%左右。
因股份行转债存量较大,基金对股份行配置比例较高,但其更偏好大市值城商行。显著偏好股性平衡标的。
发行:发行阶段固收+基金通过配售/打新获得的新债比例极其有限,重度参与者为股票型基金。杭银转债未上市时的公募持有人中固收类资金仅占0.02%,其余基本为股票型基金,参与基金以获配/打新为主要策略
临期:公募基金对于存续期位于倒数第二年的转债参与度最高。3年内到期的转债中,公募向未转股比例在50-70%的转债集中,而随着未转股比例下降基金参与度下降,未转股比例保持不下降则基金参与度上升。但在无锡转债等大面积未转股事件发生后,公募对1年期银行转债态度转为谨慎,转债进入最后一年后,资质较为普通的标的可能因基金担忧其平价管理能力而基金资金撤出,基金参与度骤降。
季度换手率:平均银行转债占总转债仓位占比较小的基金季度换手率更高。中市值城商行、农商行换手率较高,股份行则相对较低。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统计误差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