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数据研究:资金面看此轮行情有何不同?能否持续?

陈洁敏 2024-10-07 20:19:16
机构研报 2024-10-07 20:19:16 阅读

  外资或是行情启动的重要边际影响因素十一假期期间港股和中概股延续较好涨势,南下资金缺席和中概股、中国资产ETF 大涨,反映了外资对于这一波行情的参与和贡献。一方面从机构投资者角度看,国内机构公募保险等在权益仓位上贡献有限;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角度,两融和银转证在今年9 月的最后几个交易日才开始活跃,表明个人投资者正在逐步入场。

      直接通过陆股通渠道参与A 股市场的外资在今年9 月24 日后也迎来了成交量大幅上行,不可忽视的是2024 年年初至今北向在A 股每日成交占比约为15.6%,高于2023 年的12.39%,在存量市场中对于A 股边际定价能力或有所增强。

      当下外资怎么看中国市场

      看空期权成本行至低位:截至2024 年10 月4 日,随着A 股和港股大幅上涨,外资机构看中国可以通过海外看空期权成本监控,针对“中国企业基准指数”看跌期权的成本降至2015 年来最低水平,低于2022Q4 政策转向时的低位,侧面反映当下看跌期权需求稀少或几乎不存在。

      买入中国资产热潮不减:资金流入层面跟踪来看,美国上市交易的中国资产ETF 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为KraneShares CSI 中国互联网ETF(20240930 至20241004 周度净流入超140 亿美元)、iShares 中国大盘ETF、Xtrackers Harvest 沪深300 指数ETF、富时中国3 倍做多ETF 等,20240930 至20241004 周度资金净流入均超过40 亿美元。

      2014 年年底以来AH 和中概股共振下的结构特点: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超额收益胜率相对靠前,A 股权重行业食品饮料、新能源、家电和金融等,港股权重行业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等方向较为一致。

      行情能否持续?还有多少增量?

      后续A 股行情的驱动仍依赖于个人投资者入市,外资持续流入带来的赚钱效应是吸引后续个人投资者增量的重要因素。个人投资者参与若是通过基金渠道,有利于宽基权重行业个股和机构重仓股;若是直接买股票,则有利于弹性更大的科创、北证等板块和小盘股,但由于这些板块目前仍然有投资门槛限制不便于直接投资,所以布局相对应的ETF 产品或是比较好的选择。

      复盘2005 年来历次超跌反弹来看,底部显现往往与增量强力政策有关,其中多涉及到宽货币、稳地产、资本市场改革等。历史各次反弹持续情况长短不一,其中持续较久的包括2005 年12月、2013 年6 月、2020 年3 月的三次反弹。从政策背景来看,2008 年、2020 年的政策力度与此次较为接近,积极政策信号释放后,市场情绪得到大幅改善。

      从当下筹码超低配角度看短期有多少资金空间,前序通过美国上市中国资产ETF 能够观测到目前被动资金净流入的情况,而根据EPFR 资金数据显示,截至10 月2 日,海外主动资金连续流出65 周后首度转为净流入,也就是资金的净流入才刚刚开始,参考2022 年年底交易政策转向下的资金净流入,在短期体量就达到接近3000 亿。

      风险提示

      1、本文统计均是基于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表现;2、政策不达预期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