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牛”系列:长假期间港股大涨对A股映射几何?
国庆节假日期间,中国资产强势领跑全球市场。国庆长假期间,延续节前做多情绪,中国资产强势上涨,10 月1 日至7 日,富时中国A50 期货、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上涨14.32%、11.35%、9.30%、13.36%,领跑全球市场。港股行业方面,金融、医疗、地产、信息技术板块领涨,涨幅均超11%。恒生AH 溢价指数从节前的148 收窄至128。
外资回流主力,从交易型外资扩散到长期配置基金。近期港股市场的上涨相当一部分来自海外增量资金的推动。从边际变化来看,EPFR 数据显示,在连续数月流出港股市场之后,8 月中下旬海外被动资金开始转为小幅流入,9 月中下旬受各种利好政策提振大幅回流,9 月19 日至10 月2 日两周内,被动外资净流入港股市场36.81 亿美元,代表长线投资者的主动外资在最近一周也转为流入状态,9 月26 日至10 月2 日净流入1.24 亿美元。国庆假期A 股休市,港股上涨行情也进一步证实外资做多中国资产的意愿仍然强烈。
快速上涨后A、H 股估值性价比如何?“924”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和“926”政治局会议推出重磅政策后,投资者情绪明显受到提振,A 股、H 股指数估值明显修复,截至最新万得全A、恒生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8.45 倍、10.28 倍,修复至2010 年来中位数上方。但全球横向对比看,A、H 股市场估值仍在性价比区间,尤其是创业板指、恒生科技等指数估值分位数仍处于30%及以下位置。细分行业方面,A 股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10 个行业指数的市盈率修复至2010 年来中位数,医药、电力设备、计算机、传媒等行业PE、PB 仍均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另一方面,A 股最新融资余额为1.38 万亿元,处于2021年以来的地量水平,也反映出在本轮行情中部分资金保持了相对谨慎,流入资金也远未达到极致。我们理解当前行情的上涨仅是股市在过去两至三年深度回调之后的报复性反弹,若后续政策到位,盈利修复预期将带动市场转为更具持续性的反转。
顺势而为,关注三条主线。本轮行情以政策预期转向为核心驱动力,增量资金助推行情形成牛市氛围,长假期间港股市场领涨板块,有望映射至A 股相关板块和个股,推动形成节后上涨预期。后续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举措将陆续出台,政策步入一段“蜜月期”,内外资金均有增配A 股的空间。结构上关注几条主线:1)“补涨”逻辑仍然成立,关注低位股的估值修复;2)外资寻机补配中国资产仍是趋势,港股走势或成为A 股的“风向标”,建议关注基本面受益于政策发力的消费、互联网、医药、电新等板块。3)政策维度,关注长期破净公司和并购重组主题。一是9 月24 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应当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并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就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说明;二是并购重组的政策放开之后,上市公司外延式增长空间打开。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海外流动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