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酒店对比(1):规模增速领先;档次及国际化仍有差距

林思婕/蒋菱钢 2024-10-09 08:03:35
机构研报 2024-10-09 08:03:35 阅读

  动态视角

      此篇报告是中外酒店对比系列的第一篇,放眼广阔的海外市场,我们看到以美国、欧洲等地为代表的全球酒店业已然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积淀,在规模扩张、合同类型、盈利模式、股东回报等多方面均已塑造一定的标杆参考价值。在第一篇报告中,我们核心对比中外头部酒管集团多维度经营数据以期洞察中外酒店业的运营异同。

      对比公司:华住、亚朵、锦江酒店、首旅酒店

      发现

      海外头部酒管集团各自有何特点?1)万豪国际和希尔顿:基于领先的体量和轻资产模式下相较同业更快的NUG(Net Unit Growth)增长指引、较高的利润率水平、较为可观的股东回报等因素,两者市值体量及估值水平相较其他酒管集团表现更优。2)洲际:亦以轻资产模式为主导,整体与万豪国际、希尔顿具备一定相似性,但酒店档次、在营体量及扩张速度均略逊于万豪国际及希尔顿。3)凯悦:整体在营酒店档次最高(截至2023 年底凯悦高端及以上酒店占比约98%),因而其管理经营模式(managed)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底占比约56% ), 且凯悦在轻资产化转型下具备较快的扩张速度(2019-2023 年在营酒店房间数CAGR约10%)。4)雅高:酒店档次相对偏低,地区分布以欧洲及亚太市场为主,且管理经营模式(managed)占比相对较高。5)温德姆和精选国际:酒店档次相对偏低且体量及规模增速中等,但温德姆以较强的费用控制能力亦带来相较同业不错的利润率水平。

      中外头部酒管集团对比:1)规模与增速:国内增速大多快于海外(国内华住、亚朵、锦江、首旅2019-2023 年酒店房间数CAGR为14/29/9/4%;而海外酒管集团2019-2023 年酒店房间数CAGR大多为中低个位数),国内仍以内生增长为主,海外除内生增长外借助并购、合作等多元方式扩容。2)合同模式:

      国内以管理加盟模式(manachised)为主,直营收入占比仍然偏高;海外以特许加盟模式(franchised)为主、管理经营模式(managed)为辅。3)酒店档次:海外头部酒管集团主要布局高端及以上市场,而国内酒管集团则多以经济型和中端为主。4)地区分布:海外头部酒管集团积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化版图扩张,新兴市场成为其主要增长来源;中国酒管集团近年来已尝试通过并购涉足全球市场,但国际化布局能力仍有待验证;此外,中国头部酒管集团正积极渗透国内下沉市场。5)RevPAR表现:基于地区分布及档次结构差异,国内酒店RevPAR绝对值和海外差距较大(凯悦、万豪国际和希尔顿2023 年全年RevPAR绝对值为141/125/114 美元;而国内华住中国、锦江境内有限服务、首旅2023 年全年RevPAR在20-35 美元之间)。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酒店板块覆盖公司的评级、目标价及盈利预测不变。

      风险

      消费力疲软或供给增加导致 RevPAR 恢复不及预期;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