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视角:国庆旅游以价换量 地产销售回暖
国庆出行热度升温,旅游市场以价换量
国庆节出行热度有所升温。国庆假期前五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46386.44 万人次,比2023 年同期增长2.8%,比2019 年同期增长24.0%。较中秋节(较2019 同期增长16.1%,后同)、端午节(16.6%)、劳动节(23.7%)与清明节(18.9%)的出行热度相比有所上升。城内出行方面,截至10 月6 日当周,9 个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环比+0.3%(前值为-6.2%),较2019 年同期+26.4%(前值为+2.4%),出行热度仍处于高位水平;截止10 月6 日,拥堵延时指数同比-12.9%(前值为-7.9%)。城际出行方面,截至10 月5 日当周,国内航班(不含港澳台)/国际航班执行航班数量同比+2.7%/+50.9%(前值为-15.5%/+59.5%),执飞率92.3%/89.2%(=执行航班数/计划航班数,前值为73.0%/85.3%,去年同期为90.3%/87.7%),国内、国际航班执行情况同比上行,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2024 年国庆节旅游市场延续“以价换量”趋势。航旅纵横数据显示,2024 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民航旅客量预计将超1565 万人次,日均旅客运输量达223 万人次,同比2023 年国庆假期增长7%。但旅游成本延续下降,携程数据显示,国内机票均价同比去年下降20%,出境游TOP10 目的地机票均价(含税)全部下降超20%;住宿成本方面,途家数据显示,十一假期热门城市民宿预订价格同比下降两成;飞猪数据显示,酒店均价同比去年下降约4.5%;去哪儿数据显示,截至9 月30 日国庆期间三亚酒店已预订房间的平均实际支付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其中高星级酒店降价幅度近30%。
长线游成主流,出境游维持高增长态势。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的出游热潮全面回归,特别是长途游和出境游的需求大幅增长。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游客选择了长途游,周边游仅占两成。飞猪数据显示,长线游已成为国庆假期出行预订的主流,其中出境游增长瞩目,出境游机票及酒店的预订人次已大幅超越去年同期。假期首日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节期间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75 万人次,同比23 年增长18.5%。携程数据显示,“十一”首日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近四成。
“松弛感”旅游兴起,县域游升温。更具备灵活性、“松弛感”的旅行方式在这个假期格外受欢迎,如邮轮游、自驾游等。
根据飞猪平台数据,假期首日出行的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假期前一个月,飞猪国际邮轮的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130%。国庆假期期间,传统一二线城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但“县域旅游”热潮也延续升温,在“五一”、暑期、中秋,国庆都有表现,昆山、义乌、大理、都江堰等热门城市预定量大幅上行。
电影市场热度表现略超市场预期,汽车零售热度延续。①服务消费方面,截至10 月4 日当周,电影票房环比+529.9%(前值为+128.8%),电影票房同比去年-31.0%(前值为+43.5%),相较2019 年同期-56.1%(前值为-16.0%)。24 年国庆档电影票房虽然依然同比下降,但降幅已较之前重要档期收窄。下降主因与影片整体质量略有回落、缺乏头部项目等有关。②耐用品方面,乘联会口径9 月1-22 日乘用车零售/批发同比去年同期+10%/+5%(前值为+18%/+9%)。9月置换政策各省陆续发布,促进新车消费,叠加新车上市热销、秋季车展启动、国庆自驾游热潮,汽车销售需求将有效地释放。国庆期间,终端延续了9 月热销状态,客流和订单好于中秋,新上车型保持了较高热度,都是相当正面的状态。③非耐用品方面,截至9 月30 日当周,轻纺城成交量同比36.0%(前值为-0.88%),纺织消费热度较前值上升,与基数影响有关。
假期消费改善表现态势较好。①餐饮方面,根据美团数据,“十一”假期全国生活服务到店消费规模同比增长41.2%,上海、北京、成都、深圳、重庆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其中,游客日均消费规模较上年假期同比增长69.6%。“十一”假期前5 天餐饮堂食消费日均值相比2023 年国庆假期增长33.4%。②商圈方面,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70.6 亿元。据信令数据,北京市60 个重点商圈客流量4573 万人次,同比增长19.7%。
政策端,9 月24 日,上海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在2024 年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发布。此次发布共涉及7 个区,11 个千亿级区级主导产业。9 月24 日,四川省商务厅等5 部门印发了《2024 年四川省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补贴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到,自2024 年8 月26 日至2024 年12 月31 日,个人消费者转让本人名下乘用车且在省内完成交易,并在省内购买新乘用车的,可申请一次性定额补贴。9 月28 日,据上海发改委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政策》,促进上海汽车以旧换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近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出台加力支持本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者转让名下旧车并购买新车的,按照不同情形,分别给予1.2 万元至2 万元补贴。
地产销售明显回暖
2024 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积极的复苏态势。住建部报告指出,国庆假期参与促销的房产项目到访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具体而言,北京市在10 月1 日至3 日中午时段,新房带看量较去年同期激增92.5%,认购量更是翻了两番;二手房带看量也有显著增长,达104.1%。类似地,广州部分楼盘的单日到访较日常水平高200%。湖南省初步统计结果亦显示,新房与二手房的带看量分别环比增长106%与80%。中指研究院四川分院的初步统计,四川省购房到访量较节前平均增加70%,成交转化率更是大幅提升,达到节前的140%。
上周新房成交总体有所下降,结构上,一线>三线>二线。截至10 月7 日,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50.7%(前值-23.87%),一二三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25.2%/-59.3%/-52.1%(前值为-31.75%/-36.35%/27.27%)。
上周二手房成交有所下行,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挂牌呈现量价齐跌的特征。截至10 月7 日,26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55.22%(前值为-6.94%),其中一二三线同比-20.7%/-64.7%/-54.4% (前值-6.48%/-5.12%/ -12.37%)。挂牌方面,截至9 月23 日,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量指数周环比-0.09%/14.70%,挂牌呈现量升价跌的特征。大型城市方面, 截止10 月6 日, 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分别为10%/287%/236% , 9 月同比分别为-6.61%/3.05%/35.49%,大型城市二手房市场整体升温明显。
政策方面,上周房地产政策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有发力。中央层面上,9 月26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9 月29 日,央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供给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需求方面,各地主要围绕放宽限购展开,北京、上海、深圳放宽部分区域限购要求,广州彻底取消限购要求。
整体来看,国庆期间新房、二手房成交热度明显上升,二手房挂牌呈现量升价跌的特征,贝壳KMI 指数回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与北京和上海等城市限购政策进一步放松等皆对地产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国庆期间地产供需格局好转,带看、认购与成交等数据皆有所改善。向前看,预计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热度会有延续,长期内的供需关系改善则需要更多增量政策和居民收入支撑,持续关注政策落地后房产销售情况。
土地方面,上周土地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特征,部分地块以溢价成交。从主要成交事件来看,广州、深圳各1 宗地块溢价成交,杭州、成都均有1 宗溢价成交和1 宗底价成交,北京、济南等市出让地块以底价成交。截至10 月6 日,百城土地成交面积周环比-83.5%,同比-84.7%(较前值-128.4pct);供应面积周环比-63.8%,同比-76.8%(较前值-92.2pct);土地溢价率环比-5.2pct,同比-4.2%(较前值-7.1pct);土地成交总价周环比-84.8%,同比-40.0%(较前值+12.2pct)。
建筑业供需待修复,螺纹钢去库加速
电力方面,用煤日耗维持在较高水平,水电供给同比下行,煤价持平前值。水泥需求偏弱、供给略有回升,库存去化,价格延续上行。黑色供给低位修复,需求偏弱,库存去化加速,价格转为上行。沥青开工率同比回升,价格下行收窄。
化工产业链开工率总体延续修复。半/全钢胎生产热度环比有所恢复,整体维持在季节性高位水平。
具体来看:
(1)电力方面,用煤日耗维持在较高水平,水电供给同比下行,煤价持平前值。截至9 月29 日,25 省动力煤日耗周均环比/同比分别-2.7%/+14.8%(前值为-3.4%/+5.1%),用煤日耗同比维持在较高水平。下游企业补库需求提升,长江流域水电出力乏力,水电供给同比有所下行。截至10 月7 日,三峡水库日均出库流量的周均环比/同比分别为-1.0%/-49.0%(前值为+0.9%/-54.0%)。截至10 月5 日,秦皇岛动力末煤(Q5500)平仓价867 元/吨,环比+0.0%(前值+1.03%),煤价持平。
(2)水泥、黑色供需偏弱,库存去化,沥青开工率同比回升。①水泥需求偏弱、供给略有回升,库存去化,价格延续上行。水泥需求偏弱,截止9 月29 日,水泥发运率同比-12.7pct(前值为-15.0pct)。供给端水泥生产有所上行,磨机运转率环比回升,产能利用率较前值上行,截止9 月27 日,磨机运转率环比1.1pct(前值为-0.1pct),同比-7.1pct(前值为-7.0pct);根据百年建筑网,截至9 月26 日,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55.55%(前值+41.54%)。水泥库存去化幅度同比走扩,截至9 月27 日,水泥库容比周环比-0.3pct(前值为-1.1pct)、同比-9.7pct(前值为-8.3pct)。水泥价格延续上升,9 月30 日当周水泥价格环比+6.7%(前值+0.1%)。②黑色供给低位修复,需求偏弱,库存去化加速,价格转为上行。供给端,整体钢材供应地位修复。截至9 月30 日,全国高炉开工率同比-3.6pct(前值为-4.3pct),截至9月27 日,线材产量同比-19.9%(前值为-23.8%),建筑钢材产量较上周降幅收窄。需求端,建筑钢材成交量较前期有 所恢复。截至9 月30 日,建筑钢材成交量周同比为-15.1%(前值为-23.4%)。价格端,铁矿石价格环比11.7%(前值-1.9%),价格转为上行。库存方面,螺纹钢去库节奏偏快。截至9 月30 日,螺纹钢库存245.7 万吨,绝对值低于2019同期水平,周同比-42.6%(前值为-37.3%),近五年库存分位数为9.2%(前值为14.3%)。③沥青开工率同比回升,价格下行收窄。截至9 月25 日,沥青开工率周环比+2.3pct(前值为+1.6pct),同比-7.4pct(前值为-14.1pct),沥青开工率有所回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价格下行收窄,截至9 月30 日,沥青价格周环比-0.2%(前值-1.9%)。
(3)化工产业链开工率总体延续修复。供给端,开工率环比涨跌互现,PTA 环比较前值上升,聚酯和江浙织机开工均较前值有所下降。截至9 月30 日当周,PTA/聚酯/江浙织机负荷率周环比分别为+1.7pct/+0.1pct/+0.0pct(前值为-1.2pct/+0.1pct/+0.4pct)、同比分别-1.8pct/+0.6pct/+2.2pct(前值为-4.3pct/-0.8pct/+1.0pct)。
(4)半/全钢胎生产热度环比有所恢复,整体维持在季节性高位水平。截至9 月27 日,半/全钢胎开工率周环比分别+2.0pct/-1.1pct(前值为-2.1pct/-2.3pct)、同比分别+7.0pct/-8.2pct(前值为别+4.8pct/-7.3pct)。
出口运价跌势延续
上周进口运价分化。截至10 月4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周均环比-2.6%,国内进口运价(CDFI)环比前一周0.0%,截至9 月25 日,煤炭/粮食/铁矿石运价指数周均环比分别为0.22%/0.06%/-0.03%。在煤炭方面,一方面,产地安检形势加严,停产、限产增多,煤炭供应收紧,加之冬储煤需求提前释放,坑口煤价继续走强,推高发运成本;另一方面,下游终端节前补库需求释放,北方港口部分煤种货源略显紧张,煤炭市场情绪升温,煤炭价格小幅上涨。
铁矿石方面,地产重大利好政策落地,提振市场信心,加之“金九银十”终端需求持续释放,成材价格走高,钢厂利润水平好转,高炉利用率、铁水产量均有所回升,铁矿石价格上行。
上周出口运价延续跌势。截至9 月27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CCFI)环比前一周-6.0%,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SCFI)环比前一周-9.8%。具体来看,上周远洋航线走势分化,其中日本航线运价小幅上涨,欧洲航线、北美航线、波斯湾航线、澳新航线、南美航线运价下跌。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贸易伙伴国经济复苏走势不确定性是拖累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欧洲方面,欧元区9 月综合PMI 初值为48.9,低于前值和市场预期,主要国家德国的制造业困境加剧恶化,经济复苏出现放缓迹象。北美方面,美国经济数据整体保持韧性,9 月美国制造业PMI 为47.3,服务业继续超预期改善;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为5.3%,较前值上升0.9pct;就业方面,9 月非农就业人数为3 月以来新高,失业率回落,美国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地产方面,美国新房销售同比已有改善,略超预期;短期内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未有明显走弱迹象。韩国9 月出口额同比增长7.5%,出口额已实现同比连续12 个月增长。向前看,美国进入降息周期、经济尚有韧性,叠加上欧美节假日旺季带来的补库需求,预计出口同比在基数影响下有一定韧性。但外需环境和PMI 新订单指数反映出口环比存在收敛倾向,中期出口演绎速度和幅度取决于降息和美国经济的演绎。
猪肉价格走弱
猪肉价格走弱,蔬菜价格上行。截至9 月30 日,农产品200 指数周均环比-0.2%。截至9 月30 日,猪肉/牛肉/羊肉/白条鸡周环比为-2.3%/0.3%/0.1%/1.0%,蔬菜/水果周环比0.3%/0.3%,鸡蛋周环比-1.4%。上周猪肉价格出现下跌。
国庆假期各地餐饮和旅游需求表现一般,多地市场猪肉购销情况较差。上周蔬菜和水果价格上行,北方的持续降雨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冷空气对蔬菜水果的生长、采摘和运输等环节造成影响,叠加国庆假期带来的需求支撑,市场供需紧张。
原油价格上行,黑色系价格整体上行
内盘方面,截至9 月30 日,南华工业品指数周均环比6.8%,铜/铝环比分别为2.5%/2.0%。铁矿石/焦炭/螺纹钢环比分别11.7%/7.6%/6.3%,水泥/玻璃价格周均环比分别为6.7%/8.2%。外盘方面,截至10 月4 日,RJ/CRB 指数周环比0.9%,布伦特原油周环比2.4%,截至10 月5 日,LME 铜现货/LME 铝现货1.47%/3.90%。外盘方面,原油价格上行,主因是石油需求回暖和地缘冲突进一步加剧。内盘方面,黑色系价格整体上行。
(1)原油价格上行。供给端偏多,中东地缘冲突加剧,被导弹袭击后,以色列宣称要对伊朗、黎巴嫩和也门等多国进行报复,且明确将伊朗石油矿田列入报复目标。需求端偏多,海外宏观环境渐暖,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叠加国内央行出台降准、降息等宽松流动性政策,市场预计原油需求回暖;库存端偏多,截至9 月27 日,美国EIA 原油库存+389万桶(前值-447 万桶)。
(2)黑色系价格整体上行。受国内政策预期兑现影响,黑色系价格整体偏强。铁矿石价格上行,主要是钢厂盈利情况改善,传统需求旺季叠加国内利好政策,终端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螺纹钢价格上行,一方面来看,前期钢厂大幅停产的背景下,螺纹钢供需存在阶段性错配,整体仍保持偏快的去库节奏,价格得到支撑;另一方面来看,宏观政策组合拳落地力度与时点超预期,螺纹钢价格回升明显。
(3)铜价有所反弹。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国内政策红利释放,央行降准降息、稳地产政策加码与以旧换新刺激消费政策等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铜价整体上升,但库存对上行幅度有制约。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政策落实节奏存在不确定性,若后续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修复速度可能偏缓。2)海外经济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海外经济数据偏离市场预期,衰退风险正在加大,外需回落或会对经济造成进一步拖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