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点评:一揽子政策并未超预期
核心要点:
事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 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一揽子政策”并未超预期
本次会议主题为“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事实上,在9 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新办发布会等一系列会议召开后,伴随大力度的利好政策的出台,市场预期明显改善,资本市场连续大幅上涨,成交量创新高。我们认为万众期待下举行这么一场发布会是需要一定胆识的,因为在当前火热的情绪下,市场期待“政策篮子”里到底会包含哪些增量政策,哪些是“常规武器”,哪些又是“新式武器”,如果政策超预期或能为股市再添一把火,若是政策力度不达预期,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效果。从实际效果看,我们认为本次发布会中规中矩,并没有过多超预期的地方,某些方面政策甚至是略低于预期的。譬如,发改委并未对一揽子政策的规模作出明确的回应,相比于“924”会议较为明确的政策力度(例如央行行长在会上宣布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 亿元等),我们认为“定量政策”较之“定性政策”对于市场预期的指引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当天资本市场也做出了反应,各指数从接近涨停开盘到午间收盘涨幅收窄,也预示着政策超预期的地方不多。
政策主要聚焦五个方面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国家正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主要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在逆周期调节方面,值得关注的是 “积极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表述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重点可能又会回到投资上。有两点理由:一是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较难支撑起经济增长的重任,而且消费目前也需要政策来刺激;二是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也明确表示,要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扩大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而专项债就是用于地方投资。助企帮扶方面,重点强调了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要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我们认为,在当前各地财政压力凸显的背景下,保护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可能倒逼出对于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相关法律的加快出台。这也是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的前提,也是PPP 机制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另一个看点是明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目前7000 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 “两重一新”的1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这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未来财政宽松力度不减;二是明年宏观经济可能仍要倚重投资发力。
投资建议
表面看发改委政策可能未超预期,定量政策内容较少,但这也符合中长期布局的政策思路。节前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在资本市场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本次新闻发布会政策更加聚焦实体经济层面,目的是为了改善宏观基本面和提振地方和市场主体信心,并非要为股市再添一把火。因此,政策的见效也会相对缓慢。建议关注后续政策具体落地的时间表。
风险提示
房地产下滑超预期;资本市场短期回调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