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服务行业研究专题:财政IT专题报告:产业链梳理及投资机会分析
财政收支管理主要涉及两流和三类系统财政IT 的建设节奏主要由政府政策驱动,而政策推进节奏本质上是由财政收支情况决定。近年来,财政收支呈现紧平衡状态,数字财政有望协助提升财政利用效率。财政信息化是指财政收支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财政收支管理主要涉及两流和三类系统。两流分别指财政收支管理主要涉及的资金流和凭证流。三类系统为资金系统、凭证系统和业务流程系统。资金系统负责管理财政资金的收支和调度;凭证系统用于记录和管理与资金流动相关的各种凭证和记录;业务流程系统则负责处理财政管理的各种业务流程,确保各项操作符合规定和流程。
凭证电子化系统
财政有关的凭证包括非税收入类票据、结算类票据(内部凭证)、其他财政票据三大类,票据类型总计可达四十多种。财政票据的电子化进程始于2007 年,与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同步推行。
博思软件是凭证电子化系统系统建设的龙头。截至2023 年,博思软件的财政电子票据业务已累计覆盖财政部及 31 个省和新疆建设兵团;医疗电子票据业务中,公司累计完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广约 7500 家。目前凭证电子化系统已建设成熟,后续增量主要在于系统的运维和升级。
资金流转系统
财政的资金流转系统包含两个部分:非税征管系统、国库支付系统。非税征管系统负责管理除了税收以外的各种政府收入。国库支付系统则是财政资金支付的核心,它基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主要由博思软件承建,2003 年福建财政厅尝试,2008 年后开始推向全国,目前已覆盖全国27 个省。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主要由中科江南承建。截至2021 年底,中科江南的国库支付电子化系统已覆盖97%的省级财政、100%的市级财政和99%的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后期增量主要在于系统运维升级以及信创替换。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迈向2.0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正从 1.0 向 2.0 迈进。2023 年4 月,财政部发布《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 版)》,拓展了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范畴,将政府债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业务纳入一体化,完善了一体化工作流程,强化了一体化控制规则,统一了一体化管理要素。我国财政信息化开始进入到一体化、集中化、数字化的全新发展阶段。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有“三种模式+两个批次+两种方式”的特点。核心厂商主要为博思软件、中科江南,太极华青(未上市)三家;预算管理一体化2.0 系统的增量主要在于新增模块与系统升级。相较于之前的版本,2.0 系统在功能模块上有了显著的扩充和优化,新增模块多达150 个,调整模块96个。预计后续市场空间约为21.54 亿元,建设分三年时间完成。
风险提示
1、财政IT 政策不及预期。
2、财政IT 下游客户支付能力较弱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