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系列报告(二):国内格局优化 海外扬帆起航

黄帅斌/陈佳宁/李佳琦 2024-10-10 21:05:12
机构研报 2024-10-10 21:05:12 阅读

  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业的基石

      2022 年全球农机市场规模1620 亿美元,需求主要来自亚太、北美地区,存在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等行业龙头。

      2022 年我国农业机械市场规模超过5600 亿元,总动力11.1 亿千瓦,拖拉机拥有量2144.1 万台。从需求端来看,2023 年农机销售额最高的是动力机械(261.5亿元,占比33%)、收获机械(258.0 亿元,占比32%),新疆、河南、安徽是农机需求的第一梯队。与全球农业机械龙头企业相比,我国农机龙头一拖股份、潍柴雷沃等营收体量仍偏小,2021 年一拖股份全球市占率约为1%。

      长期空间:三大驱动因素

      农业机械的市场空间受到三大因素驱动:土地流转政策、粮价稳定与农业回报率、农机补贴政策。1)2005-2022 年,我国土地流转率由4.6%提升至36.7%,新兴流转方式不断普及;2)全国主粮价格保持稳定,规模化经营下有效摊薄人力、机械成本,中长期内农业回报率中枢有望上行;3)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补贴,淘汰与新增同步发力。2024 年农机购置补贴预算246 亿元,较2023 年提升10 亿元。设备更新政策下,小马力拖拉机报废补贴由1000 元提高到1500元,其余品类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竞争格局:壁垒提升,龙头显现

      2021 年后,农机补贴政策从“普惠”向“扶优”倾斜,在补贴标准方面着力做到“有升有降”。对于同档产品,购置补贴增加了对于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2023 年“国三”向“国四”标准切换,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进入门槛。

      随着市场化程度提升,技术壁垒提高,生产规模小和竞争能力弱的农机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相比2017 年,2020 年国内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数量减少33.5%,CR2 补贴销量市占率从2020 年的21.7%提升至2023年的41.5%。

      农机出口:全球竞争力的体现

      2016-2023 年,拖拉机单月出口金额从不到0.1 亿美元提升至1.0 亿美元以上。

      分马力段来看,我国大马力拖拉机出口增长更加明显。2020 年以来,75 马力以上的出口占比从20%左右提升至40%左右。从出口区域来看,需求提升的拉动主要来自俄罗斯、亚洲市场。

      投资建议:需求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推动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我们看好农业机械需求长期提升,同时出口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供给端:补贴政策从“普惠”向“扶优”倾斜,拖拉机等通用设备走向市场化竞争,“国四”标准进一步提升壁垒,龙头优势显现,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推荐一拖股份,建议关注威马农机。

      风险分析: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出海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