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央行互换便利工具:常见问答
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10 月10 日发布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 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 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
评论
货币政策新工具如期落地。我们认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下简称“互换便利”)是9 月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提到的举措的实际落地,时点、规模和操作方式符合我们预期。根据人民银行,这一工具旨在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要求,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什么是互换便利?根据公开信息,我们归纳要点如下:
1. 操作对象: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由于换券操作央行存在对手方信用风险,我们预计应对非银机构的规模、资本实力等作出一定限制,由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确定。
2. 操作方式: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持有的资产作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
3. 换出资产:债券、股票ETF、沪深300 成分股等。
4. 换入资产:国债或央行票据。
5. 流动性获取方式:非银机构通过将国债、央票质押或其他方式获取流动性,是否允许直接卖出仍有待确定。
6. 资金用途:仅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不能用于投资债券或其他资产,不能用于应对赎回。
7. 额度:首期操作规模5000 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8. 期限:据证券时报,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 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
风险
实际方案和进度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