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转债策略周报:转债价格中仍隐含着谨慎的预期

杨冰/罗凡/陈健恒 2024-10-11 16:06:18
机构研报 2024-10-11 16:06:18 阅读

  转债价格中仍隐含着谨慎的预期

      权益市场从逆势演化为难追,令投资者备感疲惫。在8 月时,我们认为市场的现状与矛盾是:估值已经足够低,但技术趋势弱,一个重要的观察点可能是对短期均线的突破。但这次突破后的行情走得太快难以跟随——这的确构成技术上的反转突破——真正实现突破反转的走势,在刚刚完成突破时,很可能就是向着突破的方向走得很快,投资者很难真的做到“等等回撤再介入”。因此,我们认为投资者反而不必对趋势是否存在而犹豫不决,当下真正的问题是“介入点”。当下中证1000 指数,突破后主要均线都已向上,但乖离率高,我们认为其在未来两周宽幅震荡以等待均线靠近的可能性更大。

      令一部分投资者意外的是,转债估值表现出的冷静。简单理解是,债市调整、赚钱效应也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叠加出“有新增资金”的效果——或许在那样的说法到来之前,才是转债真正的黄金时段。就当下投资者面临沟通比计算更难的局面。我们在本篇报告中提出,依据期权定价公式,将波动率定格在静态的历史值,转而以股价作为变量,倒算出当前转债价格实际隐含的股价涨跌预期。当前转债仍预留了正股下跌20%左右的安全垫,即便相比8 月略高,但仍处于历史上的低位水平。而历史上接近过这个水平的2018 年末、2019 年7 月前后、2021 年初,投资者都得到了不错的回报。这里再次提示,转债的好机会并不是去赚估值的钱,而是在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情况下,赚不对称性的钱。当赚到甚至持续赚估值的钱后,市场会开始论述转债的配置价值,会开始吸引增量资金,也会开始讨论估值能够更高的逻辑,但这本身也都是行情尾声的迹象。

      近期我们仍建议反其道而行,一个简单的双低 + 动量(或波动)就能帮投资者找到当前更具博弈价值的品种,可参考本月十大。同样反其道而行,另有两类品种,一是价格可能接近130 元,但溢价率很低的品种,历史上可能迅速转化为冲击赎回的标的。二是随着行情回暖,会降低下修博弈的难度如果考虑低价券,可以更多看近期接近下修重新起算日,且下修概率相对更大的品种。

      风险

      宏观政策超预期,转债个券基本面超预期波动,纯债资产超预期调整。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