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点评:三大亮点 加力且平滑 慢牛进入第二阶段
事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 年10 月12 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王东伟,郭婷婷。
本会议重点政策方向在债务化解、新增债务运用以及房地产方面。3 大亮点:
1、亮点之一:“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蓝佛安说:“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虽然并未直接给出限额规模,但此原话中之“最”意味着未来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2、亮点之二:专项债券可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会议提出,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措施,三方面考虑:一是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二是支持收购存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考虑到当前已建待售住房较多,将采取用好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并继续用好保障型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方向进一步优化调整,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方式收购。三是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正在抓紧研究明确和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本次对于专项债在土地和房地产方面的用途相较前期有显著的拓宽,明确了房地产措施的资金来源,我们认为在逐步加力的政策下,9.26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要求将能够达成。
3、亮点之三: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财政部长蓝佛安在梳理化债、银行补充资本金、房地产政策、重点群体保障四点增量政策后,进一步强调:“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后续的增量政策也将持续推出。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可以定位“中性偏积极”,慢牛进入第二阶段。
与部分投资者原本预期的全面型政策不同,本次会议的重点更多集中在风险的化解和新增债务的使用,对于民生收入端、后周期的消费端着墨较少。但与部分投资者认为本次会议偏低于预期不同,我们认为本次会议可以定位“中性偏积极”,虽然增量政策规模并未确定,但会议三大亮点指向财政持续发力且有空间、资金来源确定、化解风险决心足,因此未来加力且又平滑的增量政策带来潜在的“慢牛”机会,当前第一阶段反弹已经基本结束,慢牛进入第二阶段。
方向上来看,本次会议重点超预期的地产链短期将得到更多关注,中性偏积极的政策情形对盈利和风险偏好起到温和提振,科技风格更受益,同时需要关注后续政策落地后可能出现的信用扩张优势行业。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变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