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发布会点评:如何看待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
财政表述积极,具体举措还需要后续进一步定量验证。关注:
第一,今年财政补缺口会有哪些增量举措,市场预期总体在2 万亿-3 万亿之间。
第二,需要关注2025 年财政预算和赤字安排,是否调高至3.5%或以上。
第三,隐债置换规模有多少?2015 年是15.4 万亿。
债市怎么看?
利率短期内可能面临波动,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保持乐观。
首先是短期市场定价,我们仍然可以2023 年下半年做参照。前期市场波动已经考虑财政增量部分超预期的可能,定价上至少考虑了2 万亿的增量。
下一个关键节点在于10 月末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增量结果。如果后续政策落地情况小于2.5 万亿元,从增量政策影响来看债券市场后续调整风险可能相对可控。
其次,需要关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25 年两会设定的GDP 和预算目标。2023 年12 月利率下行,特别是30 年国债下行,与预算赤字调低预期有关,如果后续确有调高赤字,债市或有进一步阶段性压力。
第三,债务置换过程中债市可以乐观。债务置换,化解地方政府隐债风险,支持各种增量举措落地推动稳增长,都需要稳定的低利率环境,除非经济能够快速恢复弹性,否则债务置换的过程中,债市可以乐观。
后续的宏观图景可以简单对比参考2014-2015。
对于信用债,化债力度显著增大,对低等级城投债是利好,叠加前期赎回压力下信用债调整较多,后续建议基于负债端属性参与。
地方专项债用于收储,逻辑上也可以改善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地产债可以积极看待。
增量政策提振预期,转债继续保持推荐。
风险提示:财政加码超预期,货币政策收紧,债市赎回压力加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