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定期报告:化债行情又要来了

谭逸鸣/刘雪 2024-10-13 16:06:09
机构研报 2024-10-13 16:06:09 阅读 396

  本周聚焦:

      (1)历史上信用调整后的修复情况如何?哪类资产率先修复?对当前急跌后的信用配置有何参考?

      (2)在“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的政策导向下,是否可以进一步挖掘中短端高票息城投债?如何挖掘?

      当周,信用债整体呈现“倒V”型走势

      10 月8-9 日,赎回压力下信用债继续下跌,且跌幅较深:节前股市快速大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跨季后理财仍有赎回压力,进而分流部分理财、公募资金负债端,相关产品面临赎回压力之下,抛售信用债成为不得已之举,进而导致节后前两个交易日主要信用品种普跌且跌幅普遍在10-50bp,部分弱资质主体50+bp 的抛盘亦不在少数。

      10 月10-11 日,股票走弱,理财企稳,信用债快速回暖:央行创设非银互换便利正式落地,A 股市场震荡走弱,叠加资金面边际转松,债市表现整体偏强。

      期间,二永债等类利率品种率先回暖,低评级主体虽然仍有加点成交,但大幅度抛盘现象明显减少。

      10 月12 日,财政部近年“力度最大”化债措施带动弱信用主体收益率快速下行:周六,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其中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等政策,这将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或利好弱资质城投债,对应地,从当天银行间成交情况来看,信用债普遍低估值成交,尤其是弱资质城投债。

      全周来看,主要信用品种走出“倒V”型行情,且变动有明显分化:(1)中高等级品种收益率下行为主,其中又以二永债等类利率品种收益率下行幅度最大;(2)中低等级品种收益率多上行,尤其是弱资质城投债,上行幅度较大。

      历史调整后的信用修复情况如何?

      复盘历史信用调整后修复期间表现,整体呈现以下特征:

      (1)二永等类利率品种往往率先修复且幅度最大;(2)中高等级中短端普信债修复节奏及幅度紧跟其后;(3)长端及超长端历史表现不佳,今年以来走出相对独立行情;(4)弱资质城投主体在伴随有化债利好情况下表现较为突出。

      哪些信用票息还有挖掘空间?

      经历这波调整,当前信用债收益率及信用利差回到历史较高位置:

      (1)当前信用债收益率普遍处在今年以来的40+%分位数水平,部分中低等级短端债项收益率临近今年以来的最高值;

      (2)与此同时,各信用品种信用利差基本处在今年以来的高位上。

      12 号,财政部会议进一步释放化债信号,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对信用债形成利好,尤其是中低等级,叠加流动性环境的修复,有利于信用债行情修复和信用债利差的压缩。

      对应我们梳理了当前城投短端高票息债项分布。

      正文部分回顾了当周信用(10 月7-13 日,下同)一二级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城投口径偏差;样本偏误;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成交数据处理及局限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