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点评:财政发力基调明确 可能提振股市
投资要点
事件:10 月1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总体定调积极:对于财政政策实施的空间、化解地方债风险等表述积极。(1)对于财政政策实施空间等的表述积极:一是强调“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二是明确表态“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三是强调后三个月共有2.3 万亿元专项债资金可以安排使用。(2)对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政策表述积极:明确表态“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这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措施”。
超预期的点:化债、地产、补充银行核心资本、民营企业税收、“三保”等政策表述超预期。(1)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措施(包括可能的规模)超预期。一是明确表态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化债,且强调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撑化债力度最大的措施,比照近年来已出台的化债规模(2015-2018 年期间累计超过12万亿),这个表态显示这次的化债规模可能远超市场预期的2 万亿。二是明确表示相关政策待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做详尽说明,显示落实进度可能超预期。
(2)财政支持地产的政策表述超预期。一是收储政策有亮点:首先支持收购存量房;其次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超预期。二是优化税收政策,让利给居民,刺激需求。(3)明确表示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4)强调避免收“过头税”。
(5)明确表示对“三保”的财力支持。
符合预期的:对于医疗、教育、消费等政策表述基本符合预期。(1)对于医疗、教育、养老等财政支出规划符合预期。(2)化债推动“两新”政策落地,消费政策基本符合预期。一是当前中央财政对于促消费的主要发力方向仍是推进“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落地,具体实施需要各地方政府推进和落实。二是财政部明确加大化债力度以减轻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有利于后续地方对“两新”政策的推进。
对A 股市场走势的影响:财政发力基调明确对A 股市场短、中、长期走势均可能提振。(1)短期维度下,A 股冲高回落后有望受政策提振而企稳。一是历史经验上,市场大幅放量后的走势主要受政策和基本面影响;二是本次发布会政策表述积极,有望打消投资者对政策发力和经济基本面偏弱的担忧。(2)中期维度下,政策发力导致股市估值提升的中期逻辑进一步确认。(3)长期维度下,牛市形成需要的基本面条件满足的可能性提升。一是政策和流动性条件均已具备。二是基本面上,财政政策发力可能提升盈利增速回升,推动长期牛市的基本面条件可能确认。
对行业配置的影响:短期化债、地产、科技、核心资产等相关行业可能受益。一是化债扩力提速下部分市值较大且估值较低的AMC 及地方城投公司可能受益。二是地产收储、税收优惠等措施可能改善地产市场预期,相关的优质央国企、低估值民企房企可能受益。三是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和地产债务压力减轻导致对新质生产力等相关方向的投资力度可能上升,信创、AI 相关的芯片与半导体、商业航天、数据要素等方向可能受益。四是政策强调对消费、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的支持,同时财政发力可能导致外资流入,医药、消费等核心资产也可能受益。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