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策略周报:化债概念股票池梳理:财政部发布会表态积极 化债规模上限或超预期
核心观点
10 月12 日,财政部发布会表态积极,留足了增量政策的想象空间,对稳定地产和消费等板块分子端预期作用积极。尤其,足够力度的化债举措将缓解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压力,提高其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促进市场信心恢复和风险偏好回升,因此对股市分母端也有积极作用,有望利好以科技成长为代表的长久期风险资产。
专项债收储地产、为大银行注资、加大三保力度将持续落地1)拓展专项债用途。在房地产下行筑底的过程中,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在供给端缓解地方政府和房企的流动性压力,叠加近期需求端放宽举措,地产链上下游行业的盈利预期将继续改善。
2)为大银行注资。“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工作已经启动”,有助于提高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经营规模预期提升,资产质量担忧缓解,有望推动银行估值继续修复。
3)加大保民生力度。省级财政优先满足“三保”支出等举措,将有助于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必选消费和部分可选消费有望受益。
对增量财政政策充满期待,化债规模上限或超预期1)化债规模测算。存量信息方面,今年以来,财政部已安排1.2 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一定缓解。增量信息方面,本次发布会明确提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这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表述积极。据测算,我们预计未来若干年化债总规模在12-15 万亿元之间。若本轮新增化债规模接近15 万亿的1/3 即属于超市场预期,意味着地方政府将更多资源用于发展经济的空间和弹性有望扩大,影响中期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提振风险偏好,有望利好久期较长的成长风格。
2)中央加杠杆、扩赤字还有较大空间。财政部长提到“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有较大空间”,具体部署需关注十月底的人大常委会议程。历史经验来看,受增发国债直接支持的领域景气度将明显上行,例如2023 年10 月增发国债支持水利建设,今年以来水利基建投资增速显著抬升。
3)增量政策的想象空间大、持续性强。与金融政策短促有力不同,“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或已明示本轮财政政策不在于短期的“立竿见影”,更重要的是中长期的“细水长流”。这样的政策发力节奏对股市慢牛格局的形成以及财富效应的显现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建议:分母已先行,分子正加力,行情未完待续我们在季度策略报告《行情的空间与路径——先虚拟,后现实;先分母,等分子》中预判本轮行情将分为三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的“全面绽放”已基本结束,在第二阶段的冲高回落、震荡整固的过程中,投资者可紧扣“财政跟进”主线,从分子端重点关注本轮财政重点发力的方向,主要包括地产链、广义消费、新旧基建、信创等领域。同时,不要低估化债措施的规模,以及其对分母端的积极影响:风险偏好改善将有望利好以科技成长为代表的长久期风险资产。
化债概念股票池:我们基于公开信息选取了AMC、地方城投两类可能会直接受益于本轮大规模化债的部分股票构建了主题股票组合。
风险提示
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文献数据测算偏差;稳增长落地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相关股票池仅代表主题相关性不代表推荐个股。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