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周报:六大行调降存量按揭利率 国君海通重组方案落地

机构研报 2024-10-13 20:19:27 阅读

  1、存量按揭调降靴子落地,六大行相继调降。9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10月12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相继公告称,将于2024年10月25日起,对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行批量调整。存量按揭调降靴子落地,对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基础上加点幅度高于-30BP的存量房贷,把加点幅度调整为不低于-30BP,且不低于所在城市目前执行的新发放房贷利率加点下限。包括六大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也陆续公告将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综合来看,存量按揭利率调整对于银行息差、营收和盈利的冲击不可避免,特别是按揭贷款占比更高的国有大行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但同时需要关注银行成本端红利带来的缓冲,包括存款利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

      2、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重组方案落地,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10月9日,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均发布《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同时均公告将于10月10日复牌。

      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换股比例为1:0.62。本次交易目的主要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2023年10月以来,金融强国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为证券公司指明“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清晰路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均为大型综合性金融机构,合并将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双方客户、资产、牌照等各自优势,并完善国际化布局,构建全面领先的核心竞争力。据2024年6月末两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测算,简单加总后两家券商合并后总资产、归母净资产可位列上市券商第1,营收、归母净利润可达上市券商第2,资产负债表将显著扩容。

      3、期货业纲领性文件发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了8方面17项重点举措。本次《意见》是继证券业、保险业后金融行业又一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2029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三个时间点明确期货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最终建成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意见》也从全面监管、风险防范、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对外开放等角度明确期货业发展路径。同日,证监会期货监管司也发表文章,明确贯彻落实《意见》的途径,包括从严监管、聚焦“四早”防风险、多措并举促发展、深化协作聚合力等。

      投资建议

      1、银行:站在银行股投资角度,我们继续提示投资者关注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标的的配置价值。持续降息以及“资产荒”愈发严重对银行经营负面影响较为显著,一季度重定价压力的进一步释放或将带动行业息差进一步收窄,但在股票配置层面,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也使得银行基于高股息的类固收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银行板块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相对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无风险利率的溢价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且仍在继续走阔,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板块静态PB仅0.64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安全边际充分。

      2、非银:1)保险:利率中枢下行、保险竞品吸引力下降,2024年上半年A股主要上市险企的寿险新单与NBV实现较大幅增长。保险股股息率较高、2024全年有望延续负债端改善之势,目前行业估值和持仓仍处底部,看好行业长期配置价值。2)证券:资本市场重磅“组合拳”出台,本轮政策力度大、范围广、落地速度快,对市场情绪形成强烈催化,市场信心快速回升,9月下旬以来A股成交活跃度快速回升,证券行业从估值和业绩均具备beta属性,全面受益。

      风险提示:

      1)金融政策监管风险:目前金融科技已纳入严监管,与银、证、险相似,业务对监管政策敏感度高,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可能深刻影响行业当前的业务模式与盈利发展空间。

      2)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

      3)利率下行风险,银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保险固收类资产配置承压。

      4)国外地缘局势恶化,权益市场大幅波动,β属性导致证券板块和保险板块行情波动加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