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研究:财政扩张的“期权” 关注债种选择和配置节奏变化

唐元懋/孙越 2024-10-13 21:28:18
机构研报 2024-10-13 21:28:18 阅读

  本报告导读:

      对债市而言,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提供了一个财政扩张的“期权”。后续短期中需要明确配置节奏和债种选择的变化,信用债更为有利。长期中需要关注中央政府杠杆的增加。

      投资要点:

      2024年10月12日的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主要表达了以下信息:1.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但未披露具体额度。2.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3.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4. 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5.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从整体上看,本次会议发布是有超预期信息出台的。对于债市而言,主要在于为整体市场杠杆率或社融增加提供了一个“期权”,而非通过明确债务扩张规模,造成直接冲击(没有明确各类债务增加的量)。后续短期中需要明确配置节奏和债种选择的变化,长期中需要关注后续杠杆和融资主体的变化,中央政府或承担更多责任。

      对利率债而言,财政部的表述方式和态度上是超预期的,这既意味着长期中政府债供给可能增加,又给了债券市场更多消化信息的时间,有利于债券市场的持续慢牛。本次没有说明2025 年末发行的债券发行增加量,在客观上稳定了下一周的债券市场。近期的债市已经基本从强刺激预期-强权益市场-债基负债端大量赎回的螺旋中修复,但修复还不完善,后续可能持续震荡。短期内真正的超预期波动可能在10 月底11 月初的人大常委会前后(确定债券供给增加的量)。

      较为长期和稳固的利好还是在信用债方面。后期的化债加力可能使得信用债(包括金融债)信用风险进一步的缩小。而增发的地方政府债务和特别国债从使用方向上都是用于化债,或者提高银行对信用债需求和贷款能力。所以从对市场影响看,对于利率债可能偏中性,而对于信用债而言是明确利好,后续信用债利差经历一定波动后重回低位的可能性较大。前期波动较大二永债和2028 年之前到期城投公开债安全边际较高。

      长期中,从财政部的新闻发布会看,后续中央政府的债务增量扩张思路发生一定变化,后期资金使用可能会更加积极。央地财政中债券供给比例向中央倾斜。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政府债发行增加,利率债资产荒缓解。长期中可能带动整体社融增速恢复,从历史数据看,其恢复时间在半年到1 年左右,故2025 年中后可以持续关注社融数据的变化,可能扭转2023 年以来利率持续下行的行情。

      风险提示:机构行为拥挤;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经济修复速度显著提升;债券供给超预期放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