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策略周报:中线不悲观 继续关注北证科技主题及三季报绩优
本周策略观点:
本周市场大幅震荡,北证50 盘中创下23 年以来高点后开始调整,全周北证50 微涨0.05%。国庆后市场波动较为剧烈,10 月8 日北证50 指数上涨24.71%,64 只个股收盘涨停。但此后经历三天调整,指数涨幅抹去。我们在上期周报中提到,通过ERP 的1倍标准差测算,北证50 估值上仍有20%的空间,短期指数冲高20%后,开始出现回调。
微观交易结构上,板块轮动快,非银、科技均未能持续上扬,主线尚待确认,对市场信心有所打击。(1)国庆节期间外盘氛围良好,港股上涨领先的板块集中于金融地产、消费与科技中,尤其是科技板块后来居上,给予市场轮动后以科技为主线的预期;(2)周二开市,非银金融冲高回落,科技板块在中芯国际等头部标的带动下继续上扬。但周三和周四金融IT、半导体等先后冲高回落,盘中反弹失败,对人气有所打击。周五开始,市场担忧周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信息不确定性,选择继续避险。当日特斯拉发布Robotaxi,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板块选择利好兑现,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
我们回溯了大盘2001 年以来几次短期内上证涨幅20%左右的情形,本轮上涨无论从涨幅还是成交量放大来看,确实有其独特性,历史经验难以借鉴。(1)历史上几次大涨均由政策催化剂引发;(2)上涨领先品种除08 年11 月之外的几次,均有非银金融的身影;(3)短期大幅上涨后,至少有个阶段的震荡回调期;(3)短期大幅上涨并不能预示后续的牛市或熊市,出现在牛市中段、熊市中段、熊牛转换期的情况都有。
跳开短期博弈,本轮A 股走势的核心在于政策的决心、力度和效果,中期并不悲观。短期矛盾在于对政策力度有分歧,尤其在财政刺激方面。但一方面市场对于10 月下旬人大常委会通过较大规模的财政计划仍存预期;另一方面,目标和决心才是关键,政策的力度和效果需要时间验证以一步步调整,而市场对政策决心的分歧较小,这将导致短期进入的大量资金很难轻易认输出局,市场仍会寻找结构性机会。投资者仍会在新质生产力(泛科技)、稳内需政策(消费等顺周期)、制造业头部企业出海(先进制造)、并购重组与市值管理(传统与科技头部企业、破净股)几条线中切换和寻找投资机会。
投资分析意见:重申中线并不悲观,指数震荡期小盘成长或有更多机会,继续关注北证科技主题映射及估值合理的三季报绩优品种。(1)短期市场需要消化脉冲上涨后的获利盘,三季报来临,北证或在谨慎犹豫中前行,一方面可继续关注沪深强势个股与板块,寻找主题映射机会。诸如本轮市场中的“银之杰-艾融软件”、“中芯国际-凯德石英”等对应主题机会;另一方面,回调后估值压力减轻的三季报绩优股可以左侧关注。(2) 科技主题继续关注半导体与消费电子(天马新材、戈碧迦等)、智能驾驶(奥迪威、开特股份等)等;三季报绩优继续关注:锦波生物、长虹能源、华洋赛车、苏轴股份、万通液压、柏星龙等。
本周市场行情回顾:
市场:本周北证50 指数上涨0.05。215 只股票下跌,1 只股票持平,涨跌比为0.18。估值:北交所PE(TTM)均值39.82 倍,中值21.75 倍;创业板PE(TTM)均值67.01倍,中值29.80 倍;科创板PE(TTM)均值65.02 倍,中值28.86 倍。
北交所新股:
本周:胜业电气过会,科拜尔、科力股份注册。
下周:上会0 家;申购0 家;上市0 家。
新三板动态:
本周新挂牌12 家,摘牌5 家,周新增计划融资1.12 亿元,完成融资0.08 亿元。
风险提示:
个股业绩季度波动过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