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行业:大行补充资本点评:保守情形下的未雨绸缪

周琦 2024-10-14 15:43:26
机构研报 2024-10-14 15:43:26 阅读

  事件

      2024 年10 月12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提到“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点评

      保守情形下的未雨绸缪。截至24Q2,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建设银行14.01%,工商银行13.84%,中国银行12.03%,农业银行11.13%,交通银行10.30%,邮储银行9.28%。我们认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当下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足够支撑潜在的规模增速,而本次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更多的是保守情形下的未雨绸缪。假设六大行未来3 年利润增速为0,加权风险资产增速为15%,如果当下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3%,3 年后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约8%。对于全球系统性银行而言,这是为了保持利润留存率为80%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限,保持利润留存率为60%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

      对现有股东(六大行前十大股东见表1)而言,短期存在摊薄效应。另一方面,如果以1 倍PB 注资,也反映了股东对其价值的认可。

      风险:政策力度和进度不及预期。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答记者问关键信息摘录:

      廖岷答记者问中指出,“当前,工、农、中、建、交、邮储6 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整体稳健,资产质量也很稳定,拨备计提充足,按照国际最佳实践标准,主要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其中,所有者权益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6 月末达到15.1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资本实力相对充足,截至2024 年6 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2.3%”。

      关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意义所在,廖岷答记者问中指出,“这不仅能够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而且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关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方式,廖岷答记者问中指出,“根据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负责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建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关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进度,廖岷答记者问中指出,“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为各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加快完成相关工作提供高效服务。目前,我们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