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动性系列报告十一:美联储降息落地 掉期交易空间几何
投资要点:
文章前述。2024 年9 月19 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结束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此前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相反,导致中美利差倒挂,而外资机构选择在此期间大幅增持到期收益率较低的人民币债券,与传统的利差-汇差关系相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外资机构的掉期交易行为。
外资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核心逻辑是用套汇收益弥补利差损失。与境内投资者不同,外国投资者在投资我国债券市场时,除考虑到期收益率,还需考虑即期-远期的汇率波动,即汇率掉期损益。外资机构在即期使用美元兑换为人民币投资我国短期债券,并在远期锁定汇率,如若套汇收益叠加人民币债券收益率高于美债收益率,则外资机构有增持我国债券的激励。外资机构持仓规模和套利-套汇收益表明,外资本轮对我国债券的增持行为与掉期操作密切相关。
降息落地后掉期操作空间取决于汇差和利差走势。从汇差的角度看,降息会使美元指数走弱,伴随人民币汇率企稳,央行干预远期的必要性下降,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间的套利空间正在收窄,操作激励下降;从利差的角度看,降息对美债收益率有向下牵引作用,掉期操作的机会成本因而下降,操作激励上升。外资的掉期操作能否持续需要继续观察二者的变化情况。考虑到本轮外资套汇机会的出现和央行对远期外汇干预的相关,外资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购买也对人民币汇率起到一定的支撑,当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下降,央行继续保持调整力度的可能性较小,掉期操作的窗口可能不会持续,外资机构对短端债券的增持力度可能下降。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基本面边际变化;海外货币政策与国内发生明显背离;货币政策与流动性对债券市场影响路径发生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