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债周报:关键变量看财政
重点事件点评
财政部国新办发布会:本次发布会虽然暂未披露增量政策总体规模,但是基调比较积极,重点提及了化债、补充银行资本金、稳地产、惠民生等四大方面内容,既有现有政策的优化完善,也有增量资金补充,提振有效需求和完善经济增长长效机制并行,体现出财政政策标本兼治的思路转变。
资金面:月初资金先紧后松
央行缩量开展逆回购,合计净回笼1.3 万亿元。受央行大幅回笼股债跷跷板因素影响,银行间资金面先紧后松,其中,DR007 下行10bp 至1.45%。
一级市场:月初专项债发行偏慢
统计期内共发行利率债26 只,实际发行总额4577 亿元,净融资额为3639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偏慢,与月初的季节性特征相符。
二级市场:节后呈修复行情
统计期内,短期限国债收益率上行,1Y 国债收益率上行5bp 至1.42%,主要源于资金面偏紧。长期限国债收益率下行,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1bp 至2.14%,30Y 国债收益率下行6bp 至2.30%,呈现一定的修复特征。此外,对于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间切换比较灵活的资金,在后半周股市行情降温后回流债市,这部分资金的风险偏好相对较高,以拉久期搏收益为主。
期限利差: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平
统计期内,国债(10Y-1Y)利差由78bp 缩窄到73bp,(10Y-3Y)利差由59bp 缩窄到50bp,(30Y-10Y)利差由20bp 缩窄到16bp。
市场展望
基本面上,从国庆假期系列数据来看,1)跨区人流同比小幅增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0.03 亿人次,日均2.86 亿人次,比2023 年同期日均增长3.9%,增幅高于劳动节假期,但弱于端午节假期。2)票房表现平淡;全国电影票房为21.04 亿元,观影人次为5209 万人,均不及2023 年同期。
3)地产销售仍偏低迷: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北京等九城的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均延续下降。整体来看,10 月初的基本面尚未出现实质改善,“弱现实+强预期”特征持续,预期的兑现有待财政政策落地见效。
政策面上,财政政策定调积极,但增量政策的具体规模仍有想象空间,赤字率、特别国债等变动情况有待人大常委会公布,若涉及规模较大(例如2 万亿元以上),长期收益率难免有阶段性上行压力。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不变,对债市仍以利好为主。此外,央行与财政部联合工作组首次会议召开,体现政策联动性,若国债增发,央行或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资金面上,主要关注点有二,一是若国债增发,其规模、节奏以及央行如何支持;二是股市行情如何演绎,9 月末以来的股债跷跷板效应比较明显,情绪因素影响了的资金流向。基于上述两个因素,对资金面需适度谨慎。
总结来看,当前债市波动性较大,利率债需以防守思路应对,其中,短期限品种可根据资金面变动把握机会;长期限品种仍有压力,暂保持谨慎,若财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基本面“强预期”未兑现,或再度带动利率下行。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海外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