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新政:有望助力资本市场信心持续回暖
核心观点:
10 月12 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表示将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对于股票市场,我们认为投资者对于化风险(地方债、房地产)和扩内需(居民端收入、消费)层面的关注度可能更高,因为这是影响股市整体估值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首先,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和赤字提升空间,表明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手段来应对可能的经济波动,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的积极政策,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提升其财政的可持续性。
其次,财政部重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此将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一是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二是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我们认为以上举措不仅可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还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稳定房地产资产价格的预期,尤其对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起到正向作用。
最后,财政部在发布会上还提到,将继续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激发消费潜能,并通过政府债券牵引带动有效投资。当居民收入增加,且房地产价格止跌企稳,居民端的消费意愿将有望提升。
总结而言,财政部的发言对于市场直接作用是信心层面的重拾和增强。
我们认为无论是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例如减轻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还是专项债、专项资金缓解房地产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政策层面的疑虑,或将持续巩固资本市场信心回升的态势。考虑到自9 月24 日以来股市的强劲表现吸引了较多社会关注和大量资金的参与,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预计将为股市的长期牛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股市上涨有望快速放大投资者的财富效应,或将再次带动投资和购买优质房产的意愿。我们预计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预期有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资金流入资本市场。
投资建议:
1)关注国家队的重点持仓布局,尤其是沪深300、上证50 和中证500指数中的优质标的。国家队的布局往往反映了对市场托底的方向,相关行业和公司往往具有较好的业绩表现。
2)新质生产力聚焦的领域:持续关注科技制造创新领域的龙头公司,特别是在智能驾驶、AI/芯片、集成电路/半导体、通信基础设施软硬件、高端制造中的专精特新等。这些领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创新性。
3)受益于债务化解的相关板块:主要是城投类上市公司,是政策的直接受益对象,其次关注具有资产管理(AMC)属性的上市公司参与债务化解而增厚业绩,以及具有PPP 业务的标的(如环保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实施力度和进度不及预期,宏观基本面回升较慢。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