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9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仍然支撑社融 股市回暖M2增速回升
事项:
10 月14 日央行披露9 月金融数据,其中9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76 万亿,同比少增3722 亿,同比增速8.0%,较上月末下降0.1 pct;新增人民币贷款1.59 万亿,同比少增7200 亿。
评论:
9 月社融同比增速继续放缓,政府债仍为主要支撑,信贷弱需求及提前还款下对新增社融仍为负贡献。9 月新增社融3.76 万亿,略高于Wind 一致预期3.52 万亿,前值3.03 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8.0%,环比下降0.1pct。延续8 月政府债支撑以及票据冲量的特征。具体看:1)新增政府债融资15353亿元,同比多增5433 亿元,是9 月社融的主要支撑项。9 月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发行提速,9 月4 日发行的3 年期国债规模从8 月的1240 亿进一步提速至1370 亿,截至9 月底,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 万亿元,占全年额度92.5%。2)实体信贷弱需求,“挤水分”及提前还款影响下新增仍偏弱:
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5 月新增19,730 亿,同比少增5639 亿,连续11 个月同比少增。3)表外融资及企业债融资均走弱。表外融资新增1712 亿,同比少增1295 亿,主要是票据贴现力度加大下,未贴现票据同比少增1085 亿;企业债融资减少1911 亿,同比少增2561 亿,或为城投及地产融资环境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在9 月末10 月初的政策鼓励支持下,后续两类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
9 月信贷新增1.59 万亿,同比少增幅度扩大,结构看主要是中长期贷款拖累,居民部门加杠杆意愿仍偏弱。9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59 万亿元,环比8月9000 亿的规模小幅多增,但同比少增7200 亿,主要是由于信贷弱需求及按揭提前还款。分部门看,1)企业端贷款新增1.49 万亿元,其中企业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4600 和9600 亿元,同比少增1086 亿元、2944 亿元。
票据融资新增686 亿元,同比少减2186 亿元,是贷款的主要支撑。反映出企业的主动投资意愿仍不高;2)居民新增5000 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2700 和2300 亿元,同比分别少增515 亿元、少增3170 亿元,主要是收入预期不确定叠加房市价格下跌,居民部门倾向于偿还贷款,减少负债。924 政策之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加速落地,六大行已经公布了相关的操作细则,更多中小行陆续跟进,并将于10 月31 日之前落实政策,后续居民端需求有望企稳小幅回暖。
M1 负增,9 月理财资金回流带动M2 增速回升。9 月M2、M1 同比增速分别为6.8%、-7.4%,环比增速继续分别+0.5、-0.1pct,M2-M1 剪刀差扩大至14.2%。9 月企业存款搬家行为减弱,权益市场有所回暖,部分资金从理财市场流向股市,由于证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中,带动了M2 回升。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9 月30 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29.27 万亿元,较8月末减少7826 亿元。从结构看,9 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增3316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多增5960 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少增860 亿元。
投资建议:信贷需求弱及金融数据“挤水分”下,9 月金融数据反映了季末月更为真实的需求情况,社融主要由地方债和票据融资支撑。不过在9 月末多个重磅政策鼓励下,以及后续的财政政策大力支持下,房市或企稳,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体信贷需求有望回暖。银行股持仓占比为历史低位,分红和拨备提供银行股投资的安全垫,仍看好银行当前的投资价值。展望未来,金融机构从“规模情结”转向“提质增效”,继续加大支持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更为有效的支持。长远看,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也会带动银行营收结构调整。我们认为,当前估值仍在历史较低分位数水平,建议积极布局,短期配置打底,建议关注国有大行、江苏银行、沪农商行;长期优选商业模式,建议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城投和地产风险暴露、信贷投放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