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融数据点评:M2率先改善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2024-10-15 08:49:25
机构研报 2024-10-15 08:49:25 阅读

事件描述

      10 月14 日,央行公布2024 年9 月金融统计数据:9 月,社融新增3.8 万亿,人民币贷款增加1.6 万亿;9 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0%,M2 同比增长6.8%。

      事件评论

      政府债仍是主要支撑,信贷环比季节性走强。今年9 月新增社融3.8 万亿,同比少增0.4万亿,政府债仍是主要支撑。具体来看:1)9 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2.0 万亿,环比走强,主要系信贷季末冲量,但同比少增0.6 万亿,指向当前居民、企业融资需求仍较弱。2)9 月政府债新增1.5 万亿,同比多增0.5 万亿,主要是政府债发行提速,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存在赶进度的迹象。3)9 月企业债净偿还0.2 万亿,同比少增0.3 万亿;4)非标方面,9 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票据分别同比-396 亿、+185 亿、-1085 亿。

      居民、企业信贷需求仍弱,后续观察政策效果。今年9 月当月新增信贷1.6 万亿,同比-0.7 万亿。分部门来看,9 月居民部门信贷新增5000 亿,其中短贷、中长贷新增2700 亿、2300 亿,环比改善,季末冲量、十一假期提前消费、节前权益市场改善等因素均有一定影响,但同比-515 亿、-3170 亿,指向当前居民消费信贷、住房贷款等融资需求仍弱于同期水平,9 月底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线城市、货币、财政等针对地产亦有相应支持政策,后续持续关注居民中长贷的变化。9 月企业部门信贷新增1.5 万亿,其中短贷、中长贷新增4600 亿、9600 亿,同比-1086 亿、-2944 亿,指向当前企业融资需求较弱,其中短期贷款由净偿还转为新增,前期手工补息的影响或逐步消退。9 月票据融资同比+2186 亿,连续7 个月同比多增,票据冲量继续对冲信贷走弱。

      M2 增速率先改善,M0、M1 增速回落。今年9 月M0 同比增速回落至11.5%,M1 同比增速续降至-7.4%,M2 同比增速回升至6.8%。暑期消费旺季结束,M0 增速有一定回落。

      从存款来看,9 月居民存款同比-0.3 万亿,企业存款、非银存款同比+0.6 万亿、+1.6 万亿,财政存款同比-231 亿。财政存款加快释放,或是本月M2 改善的主因,今年9 月末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叠加后续财政加码,预计M2 增速后续或迎一定改善,但仍需观察持续性。而M1 仍在惯性下滑,持续负增,一方面受禁止“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影响,另一方面亦受地产低迷、企业资金需求较弱的影响。

      增量政策已来,降准降息窗口打开,观察社融改善的信号。今年9 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8.0%,剔除政府债口径的社融同比增速和社融口径的信贷同比增速则回落至6.2%、7.8%。我们的8 月金融数据点评标题为《增量政策可期》,9 月24 日一行一会一局召开新闻发布会、9 月26 日政治局会议、10 月12 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监管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货币增量政策率先落地,财政增量政策正在路上。当然,从政策落地,到预期扭转,到基本面改善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当下社融、M1 等指标均处于历史低位,预期和基本面的回升,需要持续的政策对冲。回顾日本过去30 年的货币政策,1991-1995年日本政策利率从6%降到0.5%,年均降幅100 多BP,1999 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日本将政策利率降至零利率,2001-2006 年受互联网泡沫影响日央行开启QE,2010 年升级为CME、日央行购买ETF(最高达37 万亿日元),2013 年进一步升级为QQE。回到国内,2021 年末至今LPR 累计降幅不足100BP,我国央行今年8-9 月累计净买入国债3000 亿,“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5000 亿刚刚创设,因此,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应对未来之需。风起于青萍之末,不论是配合财政,还是货币自身,宽松窗口已打开,9 月M2 率先改善便是积极信号,后续重点观察社融、M1 等经济领先指标的改善和持续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