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策略跟踪周报:维持乐观 躁动过后市场表现将更加良性稳健
市场结构:短期躁动过后,市场将表现更加良性稳健
最新一周(2024.10.08-2024.10.11)市场在快速上涨后,出现集体回落,其中万得全A指数下跌4.04%、本轮反弹行情涨幅居前的万得低价股指数跌幅居前,上证50表现相对抗跌。我们认为指数的回落主要是短期涨幅过大,自9月24日以来的短短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最大涨幅超过900点,指数的快速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导致短期抛压有所增加;另外10月8日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基调较为平稳,市场担忧稳增长的刺激政策可能不及预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回到市场,从成交的角度看,市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激活,另外从券商开户数据情况看,增量资金也在流入市场,这决定了市场持续大幅调整的概率不大。
关于经济稳增长的刺激政策,926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定调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10月12日财政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再度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比如明确了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且为近年来力度最大,另外强调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我们认为这将打消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可能不及预期的担忧。
展望后市,我们还是认为政策利好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在发生,行情由反弹走向反转的概率在提升,对行情依旧保持乐观信心。节奏上,在短期躁动剧烈震荡之后,我们认为后续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整体表现也将更加良性稳健。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下跌5.56%,中期看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没改变、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股息率仍处于高位,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好转,高股息驱动的红利资产仍是后期配置上的核心选择方向。
股息率: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降有利于提升高股息的投资逻辑
最新一周(2024.10.08-2024.10.11)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近12个月)小幅回升至4.86%,主要因为近期股价出现一定调整。从中报分红公司的数量上看,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的趋势依旧明显;924新闻发布会提出还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明确再贷款利率为1.75%,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利率为2.25%,用于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将有利于增强高股息公司增持回购力度。
从高股息的逻辑看红利股的机会,我们认为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依旧凸显。历史数据看,当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高于4%的时候,通常都是较好的机会区,目前4.86%的数值仍高于4%的水平,投资吸引力依旧凸显。
股债收益率对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冲高后再度回落
截止10月11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冲高后再度回落至2.11%依旧保持低位,前期小幅冲高主要因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部分资金选择减配债券,进而短期推升了国债收益率水平。但926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我们认为后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应国债收益率水平大幅走高的概率不大。
外部看,北京时间9月19日美联储即将公布已经宣布降息50个基点,意味着新一轮的降息周期已经打开,也将有利于国内无风险利率的下行。
历史看,中证红利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于1.5的时候,中证红利指数通常处于较好的机会区,小于1的时候通常风险更大。截止10月11日,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1倍,仍显著高于1.5倍的水平,同样说明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较高。
交易拥挤度:成交额快速放大但整体保持良性水平
最新一周(2024.10.08-2024.10.11)中证红利指数日均成交额约为1199.48亿元,快速放大,主要跟随市场出现同步放量。
中证红利成交额/万得全A成交额最新一周的均值约为4.66%,小幅高于历史均值4.05%的水平,相对市场来看,成交额目前保持相对良性的水平。我们将中证红利成交额/万得全A成交额(5日均值)作为预警观察信号,当数值达到6%以上可能触发短期交易拥挤预警,最新数据为4.90%,短期没有交易拥挤信号的产生。
交易拥挤度:换手率指标没有触发交易拥挤信号
最新一周(2024.10.08-2024.10.11)中证红利指数日均换手率约0.79%,同样跟随市场快速提升。
我们以中证红利指数换手率/万得全A换手率(5日均值)作为观测指标,超过30%以上可视为短期交易过热的预警信号,低于历史均值达到一定幅度可视为交易热度需要修复的信号。最新数值为26.59%,从换手率的角度看短期同样没有触发交易拥挤信号。
估值:PB绝对值及分位数低估优势明显
截止10月11日,中证红利指数PE(TTM)为7.55倍,对比上证50为11.17倍、沪深300为12.92倍、万得全A为17.79倍;从PE分位点看处于过去10年约43.53%的分位数水平。
截止10月11日,中证红利指数PB约为0.78倍,对比上证50为1.22倍、沪深300为1.38倍、万得全A为1.53倍;从PB分位点看处于过去10年约29.41%的分位数水平,距离历史中位数1.01的空间进一步拉大。
从估值角度看,从横向与其他指数对比,以及纵向与历史对比,中证红利指数目前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总结及风险提示
总结:
最新一周市场在快速上涨后,出现集体回落,我们认为指数的回落主要是短期涨幅过大,自9月24日以来的短短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最大涨幅超过900点,指数的快速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导致短期抛压有所增加;另外10月8日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基调较为平稳,市场担忧稳增长的刺激政策可能不及预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回到市场,从成交的角度看,市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激活,另外从券商开户数据情况看,增量资金也在流入市场,这决定了市场持续大幅调整的概率不大。关于经济稳增长的刺激政策,926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定调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10月12日财政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再度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比如明确了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且为近年来力度最大,另外强调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我们认为这将打消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可能不及预期的担忧。
展望后市,我们还是认为政策利好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在发生,行情由反弹走向反转的概率在提升,对行情依旧保持乐观信心。节奏上,在短期躁动剧烈震荡之后,我们认为后续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整体表现也将更加良性稳健。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近12个月)小幅回升至4.86%,924新闻发布会提出还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用于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将有利于增强高股息公司增持回购力度。截止10月11日,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1倍,同样说明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较高。
中期看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没改变、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股息率仍处于高位,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好转,高股息驱动的红利资产仍是后期配置上的核心选择方向。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若后续地产销售持续低迷、投资等数据难以恢复增长,导致经济复苏的态势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可能会影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进而带来指数承压的风险。
海外美联储宽松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韧性,就业数据、消费数据等经济数据表现持续超预期,则可能打乱美联储降息的节奏。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风险及其它风险。2024年为全球大选年,选举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存在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以及其它可能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