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融数据解读:缘何市场理解出现分歧?
事项:
9 月我国新增社融3.76 万亿元(预期3.52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59 万亿元(预期1.75 万亿元),M2 同比增长6.8%(预期6.3%)。
结论:市场对9 月金融数据的理解似乎出现一定分歧。偏弱的解读主要在于从同比角度看,信贷(及各子项目)、非标以及直融均明显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但我们认为,9 月金融数据呈现出值得注意的积极信号。
诚然,从同比角度看,9 月金融数据未打破今年大部分时间里政府债券融资作为“增量担当”的情况,而实体融资的大头——信贷依然是主要拖累。这也是今年社融增速持续超出M2 增速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认为,随着今年信贷工作导向从“做大增量”切换到“优化存量”,简单同比可能一定程度上扭曲金融数据的真实表现。此外,9 月票据融资规模大幅回落,对企业贷款的贡献从7 月的403%、8 月的64.5%降 至4.6%,体现出有效需求的回暖和信贷质量的改善。最后,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从新增社融和新增信贷的环比增幅看,两者的增长斜率双双高于近年同期,也指向9 月金融数据的修复存在超季节性因素。
具体看,9 月数据的几个主要特征:
在连续数月的偏弱表现后,9 月社融环比出现超季节性改善。结构上,信贷作为主要拖累、政府融资作为主要拉动的结构延续。相较去年同期,9 月社融少增3722 亿元,各科目对同比增量的贡献排名如下:政府(贡献146.0%)、非标(贡献-34.8%)、直融(贡献-74.1%)、信贷(贡献-148.7%)。
如前所述,从绝对值或同比值观察,信贷仍是9 月数据的主要弱项,但需要看到,9 月新增信贷在票据融资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其环比变化斜率高于近年水平,指向其表现优于季节性。宽口径下(非社融),9月新增信贷1.59 万亿元,同比少增7200 亿元;社融口径下,人民币+外币贷款新增1.93 万亿元,同比少增5536 亿元。从结构看,企业贷款好于居民贷款,短期贷款好于中长期贷款。
9 月存款增加3.74 万亿元,M2 同比增速超预期上行0.5pct 至6.8%。从结构看,除财政存款外,居民、企业、非银存款均有增加。与此同时,M1 同比跌幅企稳。9 月边际下滑0.1pct 至-7.4%,M1、M2 双双企稳指向银行体系4 月以来的“挤水分”可能阶段性完成。
前瞻地看,在9 月底以来宏观政策的实质性转向下,下阶段可关注新增贷款总量和结构改善的可持续性,以及M1 等“活性货币”指标能否回暖。如前所述,9 月后随着“稳汇率”压力趋势性缓和,货币政策“防缩表”和“保息差”成为重要目标。存量贷款加点、LPR 利率、存款利率等易感知利率大幅调降,叠加年内尚未使用的2.3 万亿专项债资金,有望在四季度撬动信贷良性扩张,并推动货币加速派生和流通。
解读:社融呈现“量稳质升”势头
社融:政府融资支撑,信贷有所回暖
自二季度连续数月的偏弱表现后,9 月社融环比出现超季节性改善。尽管从同比角度看,9 月新增社融绝对值仍低于去年同期(4.13 万亿元),但考虑到信贷政策导向发生调整(从“做大增量”到“优化存量”),同比可能扭曲社融数据的真实表现。在这样的格局下,信贷是主要拖累、政府融资是主要拉动的结构延续,社融在去年的高基数下增速小幅回落0.1pct 至8.0%。相较去年同期,9 月社融少增3722 亿元,各科目对同比增量的贡献排名如下:政府(贡献146.0%)、非标(贡献-34.8%)、直融(贡献-74.1%)、信贷(贡献-148.7%)1。
人民币贷款
如前所述,从绝对值或同比值观察,信贷仍是9 月数据的重要弱项,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优化存量”的信贷工作思路下,以过去两年的信贷增长水平作为“参考锚”有失公允。需要看到,9 月新增信贷在票据融资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其环比变化斜率高于近年水平,指向其表现优于季节性。
宽口径下(非社融),9 月新增信贷1.59 万亿元,同比少增7200 亿元;社融口径下,人民币+外币贷款新增1.93 万亿元,同比少增5536 亿元。
从结构看,企业贷款好于居民贷款,短期贷款好于中长期贷款。
企业贷款方面,总量尚可,结构更优。当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1.49 万亿元,同比仍少增1934 亿元,表现似乎弱于7、8 月(同比分别为-1078、-1088 亿元),但若考虑到票据融资规模大幅回落(7、8 月均在5500 亿元左右),指向实际贷款质量显著改善。结构上,中长贷当月增加9600 亿元,短贷增加4600 亿元,票据增加686 亿元(上个月为5451 亿元),票据融资的贡献度从64.9%大幅回落至4.6%。
居民贷款方面,结构分化明显,短贷表现更为亮眼。当月新增居民贷款5000 亿元,环比增加3100 亿元,同比依然少增3585 亿元。具体看,短贷增加2700 亿元,同比少增515 亿元,但已创下春节后最好表现,指向特别国债补贴下,“以旧换新”等政策效能逐步显现;中长贷增加2300 亿元,同比少增3170 亿元,创年内新低,可能仍受地产销售不振,提前还款加速等因素影响。后续随着存量房贷和房地产优化政策落地,居民中长贷规模有望逐步企稳。
政府融资保持高位,仍是社融的“增量担当”。随着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当月新增政府债融资1.53 万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5433 亿元,是本月社融同比增量的主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10 月底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剩余额度(约2900 亿元)将发行完毕,仍将对社融形成一定支撑,但幅度有所下降。
表外融资表现偏弱。当月表外三项融资合计增加1712 亿元,同比罕见少增1295 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12 亿元(同比-1085 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 亿元(同比-396 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94 亿元(同比+186亿元)。
企业直融表现欠佳,同比萎缩幅度扩大。当月新增企业直接融资-1783 亿元,同比多减2759 亿元。结构上,信用债融资年内首度转负,新增融资-1911 亿元,高基数下同比多减3614 亿元。股票融资保持低位,新增128 亿元,同比少增1783 亿元。
9 月存款增加3.74 万亿元,M2 同比增速超预期上行0.5pct 至6.8%。从结构看,除财政存款外,居民、企业、非银存款均有增加。当月新增居民存款2.2 万亿元,同比少增3316 亿元;新增企业存款7700 亿元,同比多增5690 亿元;新增非银存款9100 亿元,同比多增1.58 万亿元,资金向非银的转移依然在继续;新增财政存款5587 亿元,同比多增5675 亿元,说明政府融资大幅提速的背景下,支出相对缓慢。
与此同时,M1 同比跌幅企稳。9 月边际下滑0.1pct 至-7.4%,M1、M2 双双企稳指向银行体系4 月以来的“挤水分”可能阶段性完成。M2-M1 增速剪刀差增加0.6pct 至14.2%,社融-M2 收窄0.6pct 至1.2%。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波动,海外经济进入衰退。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