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牛市启示录(一):机械行业进攻方向怎么选?

胡小禹/朱艺晴 2024-10-15 10:21:15
机构研报 2024-10-15 10:21:15 阅读

  本篇报告着重分析了2005 年-2007 年、2014 年-2015 年两轮牛市,来探讨牛市中机械行业的投资策略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以期为未来的投资提供参考。历史上市场整体上行的阶段不止两段,之所以选择这两段,是因为这两段的指数走势斜率最高,牛市的特征更加明显,更适合进行特征化的讨论。

      机械行业在这两轮牛市中的表现:(1)2005.7.19-2007.10.16 牛市中,机械设备行业上涨811%,跑赢沪深300 指数205 个百分点,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六位;(2)2014.7.22-2015.6.12 牛市中,机械设备行业上涨211%,跑赢沪深300 指数66 个百分点,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九位。

      2005-2007:基本面牛市,大市值占优,业绩变化更重要。在这轮牛市中,具备①低估值、②业绩边际变化大、③盈利能力好、④市值大等特点的公司,在本轮牛市中明显占优,股票涨跌幅与各公司收入增速、利润增速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初涨位置的估值越低,也更有利于获得更大的涨幅。此外,本轮牛市最大涨幅排名前20 的公司中,与地产和基建相关的轨交设备、工程机械等占据了大部分,大部分公司利润增速很高。

      2014-2015:科技主题牛市,小市值占优,概念更重要。在这轮牛市中,机械行业股票起涨位置的估值、盈利能力好坏,与股价涨幅无明显关系,业绩边际变化大的公司和小市值公司相对占优。本轮牛市最大涨幅排名前20 的公司中,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占据了大部分,此外能源装备标的、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标的(例如中国中车等),也有入围,大量公司的利润表现为负增长。

      显然2005-2007(基本面牛)、2014-2015(主题牛)两轮牛市的特征有很大不同,为了理解这种不同,我们对比了两轮牛市所处的时代背景。

      2005-2007:经济总量高增,出现戴维斯双击。2001 年我国加入WTO 之后,充分发挥低成本的制造业相对优势,经济开启长达7 年的加速增长周期。因此,2005-2007 年的基本面牛市诞生于国内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大周期之中。

      2005 年6-7 月,“股改”和“汇改”取得突破性进展,A 股完成筑底,开启了本轮牛市。2006 年,上市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宏微观共振。同时,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流入,国内货币流动性充足,推动估值提升。2007 年,市场流动性过剩,进入泡沫化阶段,上证指数于10 月16 日站上6000 点,这也成为了A 股历史上的最高点。

      2014-2015:经济总量增速降档,流动性主导。2011 年,“四万亿”计划进入尾声,欧美主权危机冲击,全球需求下行,我国经济进入总量增速下行、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因此,2014-2015 年的主题牛市诞生于国内经济增速降档的新常态周期。货币政策宽松、利率下降是本轮股市上涨的直接驱动力,“一带一路”则是2014 年最大的热点。2015 年3 月,人大会议提出多项资本市场改革任务,首提“互联网+”计划,A 股进入由改革引发的主题行情,具备题材和故事的小市值股票显著跑赢大市值股票。同时,资金通过两融加杠杆是本阶段上涨的另一个核心原因,杠杆资金交易盛行,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

      投资建议:关注检验检测、仪器仪表、人形机器人、工业AI、船舶、工程机械。

      (1)首先要考虑政策的方向,10 月12 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等,这对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to G 方向是重大利好,若化债顺利实施,相关的子行业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如仪器仪表、检验检测等。

      (2)其次要重视科技主线,重视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成长方向,这也是2014-2015 牛市的重要特征。未来的稳增长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政府投资会更侧重中高端制造业。2014-2015 年最重要的科技主线是互联网+,具体到机械行业则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在当前A 股最受关注的主线,无疑是AI,落实到机械行业中,必须关注的两个赛道则是人形机器人、工业AI。

      (3)寻找供给出清的行业大概率不会出错,船舶制造行业值得重点关注。我们注意到虽然2005-2007、2014-2015 两轮牛市在很多特征上都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个股的最大涨跌幅都与业绩的边际有关。船舶制造行业是目前机械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全球供给侧出清彻底,且业绩有望持续向上的行业。

      (4)虽然我们对于市场情绪难以判断,但机械行业自身的牛市仍有可能在1-2 年后出现。这是因为机械行业有明显的顺周期属性,历史上牛市往往发端于政策的利好,等到政策实质性影响到机械的基本面,往往需要1-2 年时间;且机械行业,尤其是大的机械品类,有自身的更换需求周期。从这个角度说,工程机械行业值得重点关注。我国工程机械更换周期大约在9-10 年,而上一轮工程机械的更换周期大约在2016 年中开始正式确认向上。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低于预期、经济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海外需求超预期衰退。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