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逃不开的债务周期
回溯历史,1978 年以来,我们反复经历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遏制的周期循环。
2015 年开始已有三轮债务置换,分别于2015 年、2019 年和2023 年启动。
时间间隔正好是4 年,为什么?因为一般债务工具融资期限是3 年左右。
时间往前追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起始于1979 年,基本十年一个轮替,为什么?因为以特别国债为例,基本10 年期为主。
市场翘首以待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措施。
我们预计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全国地方隐债规模大约10-20 万亿。但是市场眼中的隐债可能更接近于目前平台有息负债余额的规模。
对比2015 年地方债务置换考虑,如果按照目前隐债余额的四分之三进行置换,则对应置换债规模需要约7.5 万亿-15 万亿。
债务置换可以解决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和财政压力。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中国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化解历史,改革和市场化所带来的经济与资产负债表改善可能更为关键。
目前在一次性债务置换之外,推动地产止跌回稳尤为重要,或许我们还需要做如下考虑:
第一,扩张M2。第二,扩大中央预算赤字。第三,对居民部门作进一步的补贴支持。第四,进一步改革释放红利。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量的承诺。
风险提示: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财政压力,基本面数据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