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周报:信用调整后 如何修复?

梁伟超/李书开 2024-10-15 13:25:13
机构研报 2024-10-15 13:25:13 阅读

  信用调整到什么阶段了?

      国庆假期前后,政策密集落地且远超市场预期,信用债行情变化较大,调整幅度超过利率,引发市场的关注和讨论。复盘国庆前后两周异常活跃成交的情况:

      (1)从大幅折价成交的情况来看,国庆前一周信用债市场的调整相对较为落后,从周一到周四,折价成交的主要信用债仍然以4-5年左右中等久期的城投债为主,折价幅度相对不高;但周五砸盘风格突然发生变化,超长期限信用债成为了抛盘的重灾区,同时折价幅度也有所提升。国庆结束后的前半周超长期限信用债依然在延续砸盘的趋势,后半周超长期限信用债适度企稳,但未修复到节前的水平。

      (2)从大幅低于估值成交的情况来看,信用债市场买盘情绪明显不高,甚至普通信用债有几个交易日低估值成交接近清零,唯一的交易亮点再次回到地产债。国庆假期前9 月25 日、假期后10 月9 日、10 月10 日,大幅低于估值成交的普通信用债品种交易几乎没有,只剩下二永债的低于估值成交。此外,部分地产债又成为了低估值成交的热点板块,国庆假期前,万科、龙湖涌现了不少大幅低于估值成交的情况,特别是万科的部分成交估值远超100BP;节后对地产债的狂热情绪有收敛,万科的低估值成交回落至20-30BP。

      二永债方面,行情向利率债靠拢,修复速度超过普通信用债,国庆假期后一周的后半周已经修复到了调整前的水平,甚至更加乐观。

      国庆前周二到周四买盘力量较强,但谨慎乐观的情绪较为明显,平均成交久期缩短至2-5 年;周五买盘信心全面崩塌,成交占比为0,平均成交久期进一步缩短至1 年以内。国庆假期之后,仅有周二延续了节前的极度悲观的情绪;但从周三开始买盘信心迅速恢复,而后半周平均成交久期更是突破了节前调整前的水平。

      总结来看,此轮信用债调整已经接近尾声,但后续的定价修复速度可能更慢,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信用分层修复的情况。虽然近期财政释放积极信号,城投的化债信仰短期更加加固,但是三季度信用债调整的原因并非来自信用基本面的风险溢价干扰,更多的还是流动性上的担忧,因此上述政策对信用利差修复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很大。从收益率的绝对点位来看,虽然已经初步体现出一定的配置价值,但目前配置型机构普遍反馈了“缺乏子弹”的问题,因此增持力度的增强可能需要等待时机。此外,部分低等级长期限的信用债,在二三季度牛市中的估值存在明显的定价不合理现象,因此在潮水褪去之后,定价可能会回归更加合理的区间,而不是恢复到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最低的点位附近。

      风险提示:

      融资政策超预期事件、信用黑天鹅事件。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