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日报:焦点“由外向内”转变
10 月14 日,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中国9 月出口同比+2.4%,前值为+8.7%;进口同比+0.3%,前值+0.5%;贸易顺差817.1 亿美元,前值910.2 亿美元。
9 月外部扰动增多、外需边际也有走弱、基数偏高,造成出口增速回落、单月表现弱于季节性。原因上,(1)9 月频繁台风天气持续影响我国沿海港口作业和运力供给;(2)集装箱短缺、全球航运不畅,造成企业出货、物流节奏调整;(3)部分商品出口旺季提前;(4)去年9 月基数偏高,因素叠加造成9 月出口转弱。
展望四季度,支撑出口韧性的因素仍在,但边际上面临一定不确定性,重点关注贸易政策影响。从海外基本面看,年初以来美国持续处于主动补库阶段,对年内出口韧性有支撑。7 月美国名义库存增速连续第四个月抬升,制造商、零售商、批发商库存增速均有上行。但不确定性因素源于:(1)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初现。海关总署发布会上也提及“美联储、欧央行均调低今年各自经济增长预期0.1 个百分点”,日本、韩国PMI 环比继续下探。(2)针对优势出口商品(如新能源汽车)的关税政策开始生效,加之四季度基数走高,或造成出口中枢较三季度下移。
1、出口:外部扰动、外需放缓,出口弱于预期(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走弱。9 月四类非耐用消费品(服装、鞋靴、箱包、玩具)合计同比-9.3%、降幅较8 月扩大4.4pct。
(2)中间品出口韧性较强。9 月塑料制品、钢材、铝材、集成电路、通用设备五类中间品,合计同比下滑至+4.8%。主因塑料制品转为拖累项,其他四项贡献度均继续上升。
(3)耐用消费品:1)消费电子: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笔记本电脑)合计贡献度下滑至-1.4%。2)汽车:拉动出口增长0.8%、仍是所有分项最强。欧盟加征关税预期或提振了三季度的“抢出口”效应。3)家居消费:高基数扰动,家电、家具对出口的拉动率下滑至0.1%、-0.2%,整体动能放缓。
(4)国别:发达经济出口占比明显下降。1)美欧日合计出口同比+0.5%,较8 月明显下滑,三者合计占比降至33.7%、为6 月以来最低。美、日占比继续上行,欧盟占比显著回落。2)东盟出口同比+5.5%,三年复合增速也继续下降。
总结:尽管海外补库周期对出口动能仍有支撑,但边际上,9 月出口动能开始转弱。其中,既有台风天气、运力周转等短期扰动,也有海外经济放缓、关税政策等中期影响。展望四季度,前述宏观因素叠加高基数,四季度出口中枢或较三季度下移,年内出口修复的空间仍有不确定性、对GDP 的贡献或有回落,内需政策发力的必要性增强。三季度末稳增长政策集中部署,但政策效果或更多落在明年、年内需求刺激有限,四季度重点聚焦内需、关注已有财政资金、“以旧换新”效应的进一步释放。
2、进口:基数走高、国内产需放缓,进口超季节性回落9 月进口金额同比+0.2%,三年复合增速-2.2%、降幅较8 月收窄。9 月进口环比+2.0%,往年同期平均+1.0%左右,进口整体符合季节性。分商品:(1)大宗商品价格对进口的拖累扩大、数量不弱。(2)中间品进口同比加快,表现突出。
(3)下游消费品进口降幅扩大。
总结:9 月大宗价格下跌对进口的拖累扩大,但铁矿石、原油等进口数量不弱,或反映内生动能、宏观预期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展望四季度,一揽子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宏观定调转向积极,前期“以旧换新”效应持续释放、专项债资金加快推进,四季度政策对内需的托底力度有所增强,加之10 月高频指标也显示部分中游工业品开始涨价,伴随宏观信心回暖,预计四季度进口仍有改善空间。
风险提示:四季度经济增速弱于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