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政策频出呵护信贷需求企稳回暖

袁野/苑西恒 2024-10-15 18:01:15
机构研报 2024-10-15 18:01:15 阅读

  核心观点

      (1)关注我国经济结构性变化,新增社融和信贷规模的指示性有所弱化。同时,金融服务便利化、金融市场和移动支付等金融创新迅速发展,亦对我国M1、M2 统计指标有效性产生扰动。不必对连续放缓的信贷需求、M1 同比增速转负,以及M1 与M2 同比增速负剪刀差持续走阔过于悲观,需统筹把握短期量的波动与长期趋势性特征,更需跟踪新动能的融资需求情况,观察引领未来经济的新动能增长活力。

      (2)向后看,政策环境显著转暖,金融数据有望逐步改善。9 月金融数据基本与经济基本面相映射。但9 月以来,稳增长、扩内需的一揽子政策举措不断加码,我国政策环境发生较为显著转变,或将改变经济增长路径,历史数据显示了政策环境变化前的经济基本面情况,对政策环境变化后的指示性有所减弱。此时,更应关注政策变化引发的经济基本面变动情况,或对金融数据产生新的影响。

      从当前时点来看,一是稳增长、扩内需相关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不断加码,提振市场信心,资本市场率先反映,领先经济基本面改善而回暖。而政策效果显效,或是居民信心修复的关键信号,这会带动居民短贷需求改善。二是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改善的指示信号。三是积极财政政策带动信用扩张,将会带动社融持续修复。

      后续需密切跟踪金融数据变动,逆向观察政策效果显效情况。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政策不及预期;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