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专题报告:税收差异如何影响机构行为?

肖雨/赖逸儒 2024-10-15 21:28:21
机构研报 2024-10-15 21:28:21 阅读

  在探讨债券市场的投资回报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税负,它对投资者的收益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税收成本可能导致投资者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本文旨在探讨税收政策对债券投资的影响,并以实际案例展示不同机构在投资不同债券时所面临的税收成本,以及这些税收负担如何影响机构投资者行为,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信息。

      债券市场的税收框架主要依据三个关键要素:投资者类型、债券类型以及税种。投资者类型方面,参与债券投资的主要机构包括公募基金、机构资管、机构自营和境外投资者,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税收优惠情况有所差异。债券类型方面,政府债、金融债、同业存单、铁道债和非金融企业债适用的税率不尽相同。税种方面,对于债券投资而言,主要的税负源于增值税和所得税。这两种税项的征税基础涵盖了两部分:一是利息收入,二是资本利得。

      增值税是一种对商品流通过程中增值部分征收的税种。对于债券投资而言,增值税的一般税率为6%。增值税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三种,税率共计12%,在征收过程中增值税与其附加共同征收,且增值税为价外税,即在确定应缴税额之前必须先通过含税价逆向计算出不含税价,计算可得总税率一般为6.34%。所得税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对于债券投资而言我们主要关注企业所得税,无优惠条件下机构投资债券的所得税率为25%。在增值税率为6%且扣除税基对应的增值税及附加的前提下,所得税率通常为23.42%。

      各类债券中,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免税力度较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的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和增值税。对于铁道债,利息收入减半征收所得税,即所得税率为12.5%。金融债方面,由于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因此各金融机构在投资政金债、二永债等金融券种时,均无需缴纳利息收入的增值税。

      在债券投资实践中,税收减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针对特定类型的投资机构,另一部分针对特定的债券类型。境外机构和公募基金享有较为显著的税收减免。对于境外机构而言,仅需对其资本利得缴纳所得税,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资本利得完全免税,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增值税也减半。资管机构则处于中间位置,其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减半的利息收入增值税。相比之下,金融机构的自营部门无法享受机构层面的税收优惠,只能依据债券类型来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

      税负是影响债券投资净收益的关键因素。鉴于各类机构在选取债券种类时承受的税负水平存在差异,它们的投资策略也会因此而异。从投资风格来看,银行自营通常持有大量债券,并倾向于持有到期,交易操作较少。在券种选择上,银行自营的投资风险偏好较低,主要配置利率债,且更为偏好免税的地方政府债和国债,其它自营机构亦有相近特征。除了税收影响之外,机构投资决策还会受到其他成本的制约。对于银行自营而言,所承担的资本占用成本可视为其“机会成本”,信用风险权重较高的债券的机会成本对于收益率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100 个bp。不同机构的自营部门在机会成本上也有所不同。以保险公司自营业务为例,其机会成本=(市场风险基础因子+信用风险基础因子)×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收益率,这一特性会使得保险自营更加偏好利率债和评级较高的信用债。此外,流动性指标的约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构自营的风险偏好。

      对于机构资管而言,若信用债利差过薄,无法覆盖27.45%的综合税率带来的税负成本,那么投资机构将更倾向于选择税率较低的债券,如国债和地方债。然而,如果通过信用资质下沉和久期拉长带来的信用利差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缓冲,那么信用债也将成为机构的优选。公募基金的免税力度较大,其资本利得免征所得税和增值税,使其相比其他机构通常具有较强的交易属性,且更为偏好流动性较强的券种,譬如国开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并且,其金融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叠加金融债对于同业机构均不征收利息收入增值税这一要素,使得公募基金也偏好国股大行二永债并更加青睐国开债。相比而言,中低等级信用债流动性往往较差,不利于发挥公募基金的资本利得免税优势。此外,若其他机构投资者通过购买公募基金从而间接投资特定券种,亦可享受公募基金的免税优势,即实现合理避税。因此,若公募基金的免税优势被取消,那么这些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尝试寻找其他节税途径。

      风险提示:税收政策发生变动;数据更新不及时或提取失误;综合实际收益计算未纳入全部考量因素。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