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币宽松周期的大类资产策略:从分化、收敛到共振
投资要点
核心要点:
复盘1984年以来的7次联储降息周期的美国经济和大类资产规律,可以发现降息周期美债和黄金平均涨幅居前,美股软着陆表现较好,与基本面相关的铜、原油、CRB等大宗均有调整压力,港股弹性显现,A股初期较优,人民币表现分化。当前美股等待11月大选后的交易机会,美债收益率易下难上,美元关注100支撑,黄金偏配置,港股顺风已至,A股确认反转,人民币主动升值仍待催化。
50BP降息信号:软着陆基准的非常规操作
9月联储鸽派降息50BP+鹰派发言具有深意,联储降息前后海外交易逻辑来回横跳:
1)9月联储降息50BP,为软着陆基准的非常规操作,中美货币政策迎来共振宽松。
2)美国衰退风险较低,仍在软着陆区间。年内仍有50BP降息落地,经济和就业数据的重要性高于通胀,9月强势非农持续性仍待观察。
海外资产策略:美股、美债、美元、大宗
降息周期美债和黄金受益,工业大宗承压。
1)美股:软着陆表现较优,但当前已在高位,等11月大选落地和降息交易回归,关注小盘、保健、地产和金融等后续机会;2)美债:首次降息落地后有一定的上行压力,但后续易下难上;3)美元:降息周期多为贬值,软着陆贬值幅度小于衰退,后续关注100支撑;4)大宗:黄金配置价值犹存,原油需求放缓与避险升温博弈。
中国资产策略:人民币汇率、港股、A股
降息初期受益,持续性取决于国内,港股表现较优。
1)港股:除近三轮衰退降息表现不佳外,之前几轮降息周期涨幅均超20%。内外顺风已至,关注科技接力机会。
2)A股:联储首次降息前后表现不错,叠加国内政策发力,A股拐点已至,空间取决于财政增量。
3)人民币:被动升值近尾声,等待政策和基本面修复带来的主动升值。
风险提示
(1)美国衰退风险;
(2)联储降息超预期;
(3)地缘政治局势紧张;
(4)国内政策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