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电力融合工业互联网 相关设备领域或将受益
事件:
2024 年10 月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4 年)》(以下简称《指南》)。
投资要点:
加强电力行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产业链相关机械设备或存在较高发展潜力。
为继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融合创新发展,将融合发展进程由探索阶段转向普及阶段,工信部近日发布了《指南》。工业互联网作为IT 技术与工业经济的新型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已成为新一代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2023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4.69 万亿元,GDP 占比高达3.72%,带动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各0.06 万亿元、2.29 万亿元、2.34 万亿元,而设备层作为工业互联网与电力领域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架构物质基础,其中涉及到传感器、机器人等典型机械设备产品,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监测、巡检与应急防护方面也均与机械设备密切相关,随着目前已经形成大产业规模的工业互联网在电力行业的逐步融合深化发展,相关机械设备的市场或将迎来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
机器人在电力设备制造与变电站巡检环节中可存在较高普及价值。根据《指南》的介绍,机器人在电力行业中主要可以用于电力设备制造环节以及变电站巡检环节:(1)在电力设备制造环节,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包括自动浇铸锻造以及自动化焊接,其中在自动浇铸锻造场景中,机器人将与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网络、先进软件系统等进行集成,完成浇铸锻造工作全环节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水平与高精度水平,大幅削减产品不良率与维护费用;在自动化焊接场景中,机器人将集成先进传感器与视觉识别技术进行长时间不间断作业,不仅能够提升生产制造效率,更能够实现焊接过程的高质量、高一致性;(2)在变电站巡检环节,机器人主要是替代人工巡检,利用集成的各类声、光、红外高精监检测设备进行自动化巡检工作或受到遥控进行细致化检测,不仅能够避免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还能够将获得的巡检数据通过AI 算法进行快速的故障识别。
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电力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多个领域。传感器在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融合创新发展中的应用范畴较为广泛,不仅能够作为实施框架的设备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电力设备制造的原材料质量检测、智能熔炼、自动化浇铸锻造、数控机床监控、自动化焊接等场景,发电环节的水电站智能巡检、水电环境生态监测、风电的海上智能巡检与场地智能运维等场景,输变电环节的输电线路多维监测等多环节的多场景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随着逐步深化发展,已经形成较大产业规模的工业互联网将在《指南》及其他相关政策的指引推动下,将对电力领域可推广普及的重点工业互联网融合相关设备(包括传感器、机器人等)产生较为可观的行业发展推动力,因此近期建议关注上述相关的传感器与机器人领域的机械设备标的。
风险提示:《指南》推广受阻的风险;我国经济、产业恢复受到美国降息影响的风险;其他宏观、市场性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