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专题之IVD:化学发光相关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演绎
核心观点:
自然增长情况下,化学发光的进口替代速度较慢。由于IVD高端试剂(化学发光法)品类的特殊性,在自然增长情况下,进口厂商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国产试剂即便拥有价格优势还不够,除非出现颠覆性技术,填补进口试剂未涉足的临床空白,否则实现进口替代道阻且长。
省际联盟集采、未来全国集采等政策能够有效加速进口替代趋势。根据我们预测,安徽牵头省际联盟集采(传染病、性激素和糖代谢等化学发光相关试剂)后可以在政策执行2年内实现自然增长下2030年的国产占有率,随着政策阶段性执行落地,我们预计2030年实现全国集采后,国产化学发光市占率约为48%。
品类齐全、具备创新能力的IVD公司能够消化集采带来的影响,在后期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集采具备头部集中效应,我们预计未来政策会继续延续:1)同品种项目齐全的公司才有资格进入A/B组,否则进入C组;2)根据历史报量占前90%的公司进入A组。由于市场份额较高的品种会被一一集采,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公司,不断依靠创新品种带来的高收入增速,来抵御集采品种带来的收入降速。
推荐标的: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迈瑞医疗。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