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报告:财政发力下债市供给怎么看?

李美雍 2024-10-17 19:56:09
机构研报 2024-10-17 19:56:09 阅读

  基本内容

      10 月12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政策有关情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并强调“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且“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随后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为重要的政策观测时点,届时或将表决追加债务额度及赤字相关议题,市场一致预期11-12 月增发政府债可能性较大。我们梳理了年内政府债发行节奏并进行横向对比,认为若追加债务额度在1.5 万亿及以下,债市风险仍可控,供给扰动或无虞。

      一、当前政府债余额空间几何?

      今年政府债整体发行节奏呈现出先慢后快的趋势,二季度以来发行提速明显,三季度显著放量。截至9 月底,国债发行进度已达78%,地方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已达91%。在三季度政府债放量的背景下,四季度余额或偏低。年内1-9月,国债累计净融资规模达3.40 万亿(含特别国债),地方新增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4.26 万亿,若据年初安排的赤字规模及新增专项债额度,四季度政府债剩余规模(国债净融资+新增地方债供给)约1.31 万亿,其中国债净融资规模约0.94 万亿(含特别国债),地方新增债券供给规模约0.36 万亿。

      从年内各季度供给情况来看,若按年初预算安排的额度,由于地方新增债券三季度供给放量,剩余额度仅0.36 万亿,四季度政府债新增供给或将低于一季度规模。横向对比近年第四季度政府债供给情况,今年四季度政府债余额或也将达近四年最低点,接近2022 年水平,新增供给较去年同期低约1 万亿,后续若追加额度仍有较大空间。

      二、财政加码下,潜在超量供给影响几何?

      10 月12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了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其中提及“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和“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且明确表态“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可见后续无论是追加中央赤字还是提升地方新增专项债额度都尚存较大空间。2024 年1-8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4.78 万亿,同比下降2.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2.68 万亿,同比下降21.1%。假设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2.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21.1%,在此推算下,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约1.28 万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缺口约1.50 万亿,二者合计2.78 万亿。

      考虑到蓝佛安就“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低于年初预算设定的目标”表示“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全年实现收支平衡”,且具体措施有,“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 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我们假定两种情况,一是增发0.5 万亿国债,2 万亿新增专项债;二是增发0.5 万亿国债,1 万亿新增专项债。总体来看,四季度政府债供给规模或在4.8万亿-5.8 万亿,净融资规模或在3 万亿-4 万亿,其中,11 月供给规模或在1.8 万亿-2.3 万亿,净融资规模或在1.4 万亿-1.9 万亿,12 月供给规模或在1.6 万亿-2.1 万亿,净融资规模或在0.9 万亿-1.4 万亿。

      从月度供给结构看,四季度政府债供给或集中于11 月,考虑到特殊再融资债的因素,我们剔除10 月,仅对比11-12月政府债供给,发现若增发0.5 万亿国债及2 万亿新增专项债,年内11-12 月政府债供给规模将合计达4.37 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 万亿,净融资将达3.38 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34 万亿,若政府债增发规模在1.5 万亿以下,则基本保持与去年同期相当的水平,整体供给规模并不会对债市造成较大冲击,建议密切关注后续财政增量规模和债务额度提升程度。

      风险提示

      统计口径存在误差;供给超预期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