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行业研究:减糖趋势下生物制造赛道新机会

—— 2024-10-18 17:38:17
机构研报 2024-10-18 17:38:17 阅读 297

  1.1糖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糖类可分为食用糖(食糖)和甜味剂。甜味剂是指在食品中添加极少量就能提供甜味的物质。其主要特点是用量少、甜度高、能量低甚至无能量;

      食糖主要由甘蔗制成。我国白砂糖占食糖总量的90%以上。甘蔗是全球和中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全世界80%的食糖和我国食糖总产量的90%都由甘蔗制成。按食糖的主要加工工艺、品质及风味分类,可分为白砂糖类、赤砂糖、绵白糖、原糖、方 糖、红糖、冰片糖及其他糖,其中白砂糖是食糖中最主要的品种,在国内白砂糖占食糖总量的90%以上,国外白砂糖占食糖总量接近100%;

      天然食糖经人体消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维护身体机能。保障人体活力:全球范围内糖分摄入量显著提升,并且升高趋势仍在保持。2023年度全球食糖产量将达到1.782亿吨(-1.2%),消费量预计为1.7696亿吨(+0.3%):食糖供需缺口为593万吨;

      世卫组织基于其键康影响和摄入来源。将糖分为内源糖和游离糖,其中游阈糖是造成各类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

      1.2 糖是战略物资,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战路物资是西方国家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得出的经验而逐渐形成的概念。为保障战时对国防和民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资储备。一般包含军备、能源、医疗及食品等方面;

      白砂糖作为一种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结晶体,在1960年就被我国定位战略物资之一,美国、英国、日本等海外国家也认定糖为重要的战骼物资。

      1.3糖摄入过多带来健康负担

      糖摄入过多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一大根源。糖的过摄入会增加懈齿、成人工型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皮肤加速衰老的风险;

      世卫组织将糖分为内源糖与游离糖:内源糖。是指水果和蔬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赢。消化起来更为缓慢,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对人体键康基本没有危吉;游离糖。 是指人工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 (葡萄糖、果糖) 和双糖 (麦芽糖、乳糖等) 。 以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过量摄入游南糖会造成调齿、高血糖等各类健康问题;

      “减糖风潮”中需要减少的即为游离糖的摄入:根据世卫组织1990年制定的标准。成年人每日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当天摄取全部热量的1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应控制游离糖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