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量数据的非线性模型(2024年第27期):行业间分化料将继续加大 追高需谨慎

孙雨/王继恒 2024-10-20 08:03:27
机构研报 2024-10-20 08:03:27 阅读

  本报告导读:

      10 月18 日市场大幅反弹,科技行业领涨,资金在市场博弈中逐渐切换到主线风格。

      若中美利差逐步收窄,红利板块性价比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建议切换风格至弹性较高的科技成长板块。量化信号方面,截至2024 年10 月18 日,信号整体偏中性,短期信号不强,中期信号分化,追高需谨慎。

      投资要点:

    我们继续维持 上周观点:若短期回调震荡依旧不必过于悲观,但全面上涨行情可能不再,着重关注受益于政策的板块。市场在经历四天震荡后,于周五10 月18 日由科技板块带动再次迅速走高,成交量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短期情绪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再度被引爆。但考虑到国庆后投资者建仓成本上移,叠加目前券商开户数量逐渐回归正常水平,上证指数3600 点附近依旧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在市场快速走高后追高需谨慎。在新增资金目前趋于平缓的情况下,全面上涨行情预期难再现,存量资金重点将在预期受益于政策的板块中进行交易,目前重点推荐受益于流动性带来估值扩张以及政策重点关注的科技制造成长风格。

      短期量化信号方面,在周五市场大幅上涨后整体变化不大:截至2024 年10 月18 日,量化信号在指数大幅走强后变化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科创50 与科创100 训练数据自2020 年开始,期间未经历过类似近期的市场环境,因此在信号参考时谨慎对待。

      中期量化信号在市场震荡过程中再次逐渐转强,不过行业较为分化。截至2024 年10 月18 日,电子、计算机、地产、消费者服务、制造等受益于政策导向的行业信号较强,而高分红板块例如周期、交运、金融板块信号值较弱。

      价量择时模型介绍:我们基于纯价量数据,针对各类A 股宽基指数、行业指数,分别构建基于未来1 周与未来一个月的择时信号模型。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指数价量形态信息对未来行情的指示性规律,以此为基础辅助对后续市场的走势判断。

      风险提示:基于价量信息的量化策略仅在弱有效市场下具有超额收益,随着市场成熟投资者增加,量化策略存在超额收益下降甚至失效的风险。本报告结论完全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计算,模型结果仅表示不同风格及行业预期未来相对强弱情况,不代表点位预测,不代表未来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整体走势的判断,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本报告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此外,量化模型回溯时未考虑交易成本,使用时需特别注意。本报告仅从量化模型推导得出,与研究所策略观点不重合,有关研究所策略团队对报告所述板块的观点,请参考相关策略报告。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