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行业研究周报:水利部发布《对‘水利测雨雷达’的新质生产力研究》 重点推荐纳睿雷达!

吴立/周新宇 2024-10-20 13:25:08
机构研报 2024-10-20 13:25:08 阅读

  本周关注:本周《中国水利》杂志发布《对‘水利测雨雷达’的新质生产力研究》,研究中指出水利测雨雷达的技术优势以及应用成效。

      我国降雨监测发展历程分为1)无器具测量阶段:古代以定性描述方式记录降雨,如甲骨文中的“大雨”“小雨”;2)雨量器萌芽阶段:宋代开始使用简单器具如“圆罂”“天池”测雨,具备初步定量能力;3)标准化人工观测阶段:明清时期出现统一标准的雨量器,提升了观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4)自动记录式雨量器阶段:民国时期引入自动记录设备,实现降雨量的连续记录;5)现代自动测雨阶段:引入雷达和卫星技术,开始对降雨进行精细化的监测。

      当前阶段降雨监测的现状与问题包括雨量站应用不足:站点分布不均匀,时空分辨率低,难以满足精细化监测需求;天气雷达应用局限:受限于时空分辨率和低空覆盖能力,对局地强降雨的监测存在不足;气象卫星应用限制。未来降雨监测或将逐渐走向先进的水利雷达去监测降雨。

      水利测雨雷达的技术优势包括实时生成超精细化网格降雨数据:能够在大范围内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降雨监测,相当于在每个小网格中布设了一个“虚拟雨量计”;精细网格化降雨预报能力:具备1~3 小时的降雨临近预报能力,提供精细化的网格预报产品;系统运行稳定高效:水利测雨雷达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运维成本低。水利测雨雷达的应用成效包括河北大清河流域应用:成功捕捉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的极端降雨过程,降雨估算与实测数据高度吻合;湖南捞刀河、浏阳河流域应用: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延长了预见期,成功发布了多次暴雨洪水自动风险预警。下一步,水利部将重点推进水利测雨雷达在中小河流、暴雨洪水易发区的应用建设,充分发挥水利测雨雷达“云中雨”监测能力,进一步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高精准度,实现二者有效统一。

      重点推荐:【纳睿雷达】(军工组联合覆盖)-公司产品扩张(从X 波段拓展到C/S/Ku 波段)+下游拓展(从气象拓展到水利/低空/民航空管/军工)逻辑持续演绎。

      1)气象雷达:公司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2)水利测雨雷达:水利部正积极推进“三道防线”建设,已建成并应用水利测雨雷达23 部,正在建设29 部,公司已累计中标北京、天津、广西、山东等共18 台测雨雷达;3)民航空管雷达:公司在空管领域已与国内多个空管局签订观测试验合作协议,相关产品处于市场推广阶段;4)低空雷达:公司于24 年7月发布Ku 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拓宽了公司产品在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此外,公司加入了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探索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合作;5)防务雷达:公司已通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与广东省军工集团达成《防务产品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防务领域的市场化应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政府补助变化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