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经济数据点评:改善已有出现
研究结论
10 月18 日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三季度GDP 增速4.6%(前值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5.4%(前值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3.2%(前值2.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4%(前值3.4%)。
生产端有反弹:(1)分大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当月同比3.7%,与前值持平,制造业当月同比5.2%,明显好于前值4.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当月同比10.1%,同样较大幅度好于前值6.8%。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22 年9 月以来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单月增速首次站上10%,可能与债券发行加速、更多财政资金到位能够支持相关建设有关;(2)国有及国有控股、股份制、私营企业单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录得3.9%、6.2%、5.6%,前值分别为3.6%、5%、4.5%,改善幅度来看,股份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好于国有企业;(3)行业数据显示,各个行业中,单月增速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医药(11%,前值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7%,前值-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8.8%,前值6.6%),均提升多于两个百分点。
投资各细分项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扣除PPI 后,广义基建、制造业、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11.3%(前值9.8%)、11.2%(前值11%)、-8.1%(前值-8.3%)。其中,广义基建实际累计同比回升到一季度水平附近,但狭义基建还在下行,不含电力的基建增速(扣除PPI)为6.1%,前值6.3%,可见电力发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这一特点上月也有显现,当前仍在延续;制造业增速小幅反弹,逆转了之前连续5 个月的缓步下行趋势(不过今年总体来说维持在名义增速9%以上的较高位置),对新质生产力的追求始终在位;房地产继续处于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调整之中,数据改善仍待时日。
消费的改善是本轮数据的最大亮点:(1)环比(季调)看,9 月增速为0.39%,低于去年(去年长假部分位于9 月,较为特殊)0.5%,好于2021 年0.21%、2022 年0.28%,不过当前增速还是弱于疫情前,2015-2019 年同期环比(季调)增速均值0.8%;(2)受到“以旧换新”、消费券等政策直接利好的行业有明显提升,单月增速显示,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20.5%,前值3.4%,文化办公用品类10%,前值-1.9%,家具0.4%,前值-3.7%,汽车类0.4%,前值-7.3%;(3)1-9 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零售额、百货店、品牌专卖店同比分别增长4.7%(前值4.9%)、4.0%(前值4.3%)、2.4%(前值2.1%)、-3.3%(前值-3.3%)、-1.7%(前值-1.9%),可见超市与品牌专卖店边际变化好于便利店、专业店与百货店,可能与消费补贴的形式有关。
迈出毕业生求职高峰阶段,9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2 个百分点,比前一年同期略高0.1 个百分点。不过,从收入的角度,财产性收入的压力大于工资性收入,三季度居民收支情况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5.2%,实际同比4.9%,为2023Q2 以来新低,而在不同种类中,工资性收入5.7%(前值5.8%)、经营净收入6.4%(前值6.4%),财产净收入1.2%(前值2.1%)、转移净收入4.9%(5%)。财产性收入走弱是房地产、资本市场疲软的综合结果,可能是当下政策更为注重财富效应的原因所在。
总体来说,由于前期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有放缓态势,GDP 单季增速走低已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在此基础上,最新数据中消费、生产环节都有改善,意味着财政发力以及“以旧换新”等需求政策行之有效,这释放了积极信号。展望后续,政府债券发行加速有望更多转化为实务工作量,同时新一轮政策旨在汇聚信心,改善居民与企业财富效应并促使地方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促发展,有望在四季度乃至明年更多体现到数据中。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与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