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定期报告:如何理解存款再降息?
10 月18 日上午,央行行长在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今天早上,商业银行已经公布下调存款利率,预计21 号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会下行0.2-0.25个百分点”。
自2022 年4 月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共经历了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均由大行率先进行,中小行跟进。2022 年4 月份并未调降存款挂牌利率,而是调降存款利率浮动上限。2022 年6 月、9 月,2023 年6 月、9 月、12 月,以及2024 年7月和10 月均由大行率先调降存款挂牌利率。2024 年4 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禁止违规“手工补息”,也被认为是存款利率的实质性下调。
2024 年10 月18 日,六大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种类全、下调幅度为历次最大。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 至0.1%,各期限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利率均下调25bp,协定存款利率下调40bp,1D、7D 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下调5bp、25bp。
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并不意外,其背后所呈现的政策脉络较为清晰:
一是为了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维持一定范围的净息差是保证银行“合理利润”的必要条件,此前这个标准定为“1.80%”,但当前已经难以达到。以此标准来看,截至2024 年Q2,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1.54%)已向下突破警戒线,超七成上市银行(30家)处在1.8%以下。
降成本背景下,政策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持续调降,存款利率下调为保证银行“合理利润”留出空间。根据我们的测算,此次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定期存款利率下调25bp,结合上市银行的有息负债结构,预计能引起计息负债利率减少10-20bp,其中定期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下调幅度更大。若后续LPR 下调25bp,预计能减少生息资产收益率12-17bp。本轮存贷款利率下调后,多数上市银行净息差仍将收窄,但收窄幅度并不大。
二是存款利率下调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节奏。2022 年4 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利率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 年期LPR 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回顾历次存款利率下调,传导顺序通常为“MLF—LPR—存款利率”。MLF 下降通常会先引起LPR 的下降,随后才传导至存款利率,在此期间银行的净息差会进一步压缩。
而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则在MLF 下调之后、LPR 下调之前,主要原因是MLF 续作日期延后,对于LPR 的引导作用最早只能在次月体现。9 月25 日MLF 下调30bp 后,LPR只能于10 月份跟随下调。在此之间存款利率先行下调,为后续LPR 下调以及10 月底之前将完成的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腾挪空间。
10 月17 日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表示,预计大部分存量房贷将在10 月25 日完成批量调整,部分中小银行完成调整的时间可能会略晚,总体预计会在10 月31 日前全部完成。与2023 年9 月份类似,存款利率下调安排在房贷利率下调之前完成。
综上,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维护银行“净息差”,为贷款利率下调腾挪空间。随着存款利率下降,一方面居民、企业存款可能转移至存款利率更高的中小行,在“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的结构性特征下增加债券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存款可能“搬家”至理财、债基等低风险固收产品,同样增加债券配置力量。广谱市场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长债收益率短期可能受到政策预期与市场风险偏好的扰动影响,但是中期下行趋势有望延续。
利率回顾:本周1Y、30Y 国债收益率小幅回升,其余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有所回落。
1Y、2Y、3Y、5Y、7Y、10Y 和30Y 期限国债收益率分别相比上周六变动+1.5bp/-5.0bp/-3.1bp/-2.4bp/-3.8bp/-2.3bp/+0.5bp,10Y、30Y 国债分别收于2.12%和2.31%。
关键期限国开债收益率均有所回落。1Y、2Y、3Y、5Y、7Y、10Y 和30Y 期限国开债收益率分别相比上周六变动-1.6bp/-2.7bp/-2.4bp/-1.4bp/-4.2bp/-2.5bp/-1.7bp,10Y国开债收益率收于2.20%。
从周内变动来看,周一(10/14),进出口、金融数据接连公布,虽然数据表现仍然环比走弱,但市场对基本面反应有所钝化,当日7-10Y 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不足1bp;周二(10/15),朝韩局势、中东冲突以及俄乌战争等因素推升避险情绪,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1.1bp;周三(10/16),市场提前交易10 月17 日住建部新闻发布会可能公布的大规模地产刺激政策,10Y 国债收益率上行0.8bp;周四(10/17),住建部提及存量房贷利率即将下调、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新增实施100 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 万亿元等措施,增量政策力度尚可但仍不及预期,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全面下行,下行幅度均在2bp 以上;周五(10/18),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全面上行,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一是三季度经济数据走弱,Q3GDP 同比增速4.6%,前三季度4.8%,但9 月份消费倾向有所修复;二是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三是央行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出台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实施细则,股市上涨,股债跷跷板行情明显。
流动性与机构行为主要关注:流动性方面,本周资金价格相比上周有所上行,但大行隔夜融出利率仍处在OMO 利率之下。资金量充裕,大行以及银行整体净融出余额均超过往年同期水平。银行-非银资金分层相比上周有所收敛,显示非银赎回压力减弱后,非银负债端企稳,资金缺口有所收敛。资金面宽松基调下,银行间杠杆率再度上行。
下周(10/21-10/27)有9944 亿元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净缴款规模约2200 亿元,同业存单到期量约4000 亿元。MLF 预计于10 月25 日续作。机构行为方面,利率下行,基金转为净买入,农商行、保险、理财净买入加权平均期限有所回落。
风险提示:数据更新不及时及提取失误、数据口径调整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