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北京国际风能展顺利召开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平安观点:
本周(2024.10.14-10.18) 新能源细分板块行情回顾。风电指数(866044.WI)上涨0.01%,跑输沪深300 指数0.97 个百分点。截至本周,风电板块PE_TTM 估值约20.67 倍。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801735.SI)上涨0.11%,其中,申万光伏电池组件指数上涨0.93%,申万光伏加工设备指数上涨3.29%,申万光伏辅材指数上涨2.42%,当前光伏板块市盈率约31.74 倍。本周储能指数(884790.WI)上涨2.6%,当前储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26.47 倍;氢能指数(8841063.WI)上涨2.81%,当前氢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23.99 倍。
本周重点话题
风电:北京国际风能展揭示新动态。近期,2024 年北京国际风能展顺利举办,各家风机企业发布新的风机产品或解决方案,从中可以窥见风电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首先,多数参展风机企业并未发布单机容量10MW 以上的陆风产品,一定程度表明陆上风机的大型化迭代速度有所放缓,近期三一重能完成了15MW 单机容量的陆风产品吊装,但其他多数企业暂时没有跟进的迹象。第二,本次金风科技发布新一代陆上高性能旗舰机型GWH204 Ultra 系列产品,叶轮直径204 米,单机容量覆盖4-10MW,采用永磁传动链+全功率变流的高效组合;我们判断该平台并非采用双馈技术路线,表明当前不同主流风机企业对陆上风机最优技术路线方面的认知仍存一定分歧。第三,海上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 本次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电气风电、中车风电、中国海装等均推出了单机容量20MW 及以上的海风整机产品,叶轮直径可达300 米及以上。另外,本次风能展上,国内12 家风电整机商签订《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拟重点解决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我们认为,当前风机企业价格战是风机产品同质化程度加深和风机企业商业模式转变等因素驱动的结果,依靠企业自律的效果有待观察。
光伏:9 月组件出口数据疲弱。根据海关总署数据,9 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含组件)出口金额20.14 亿美元,同比下降40.2%,环比下降17.4%。
根据Infolink 披露数据,2024 年1-8 月国内光伏组件出口约 170.24 GW,同比增长 23%,尽管以印度、巴基斯坦为代表的亚太新兴市场和中东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但传统的欧洲市场需求增速明显下滑,导致2024 年国内光伏组件出口增速的放缓。国内方面,光伏出力集中导致的消纳问题日益凸显,多个省份将光伏大发的部分时段的工商业分时电价调整为谷时电价,光伏电站收益模型的不确定性导致未来国内光伏需求的不确定性。在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和需求端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光伏组件产业链供需形势的改善可能主要寄望于未来供给端部分产能的出清。近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外披露,在不计折旧的情况下,当前一体化企业N型M10 双玻光伏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约为0.68 元/W,而根据Infolink 数据,当前国内集中式光伏项目的TOPCon 组件平均报价为0.68 元/W,意味着一体化组件企业处于现金亏损的边缘。我们判断短期内组件产业链的“内卷”难以缓和,未来价格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进而可能推动供给端的逐步出清。
储能&氢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进入正式运行。10 月15 日,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架构初步建成。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1. 释放电网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2.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3.促进价格信号形成, 发挥省间现货价格引导作用,实现电力资源经济高效配置;4.拓宽省间交易范围,推动电力生产要素畅通流动。站在大储的角度上,省间现货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推动火电机组调节能力释放,并通过跨省交易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表面上与大储的功能形成竞争。但长期来看,国内大储获取市场化回报、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电力市场的充分建设。省间现货市场推动电力价格形成,并推动电力资源的省间流动,长期来看有助于大储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灵活性价值获得合理定价,并在省内与省间市场上实现交易,获得合理回报。电力市场建设的完善将最终有益于国内大储建设和健康发展。
投资建议。风电方面,海上风电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需求形势和供给格局俱优,看好海上风电板块性投资机会。海缆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头部海缆企业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整机方面,建议重点关注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运达股份;同时建议关注管桩出口头部企业大金重工以及受益于漂浮式海风发展的亚星锚链。光伏方面,建议关注电池新技术和竞争格局相对较好的光伏玻璃、胶膜等辅材环节的投资机会,潜在受益标的包括帝尔激光、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福莱特、福斯特等。储能方面,建议关注海外大储市场地位领先的阳光电源,扎实布局户储新兴市场的德业股份;氢能方面,关注在绿氢项目投资运营环节重点布局的企业,包括吉电股份和相关风机制造企业等。
风险提示。1)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光伏受宏观经济和用电需求的影响较大,如果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新能源的开发节奏。2)部分环节竞争加剧的风险。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风电、光伏制造领域,部分环节可能因为参与者增加而竞争加剧。3)贸易保护现象加剧的风险。国内光伏制造、风电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部分环节出口比例较高,如果全球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将对相关出口企业产生不利影响。4)技术进步和降本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海上风电仍处于平价过渡期,如果后续降本速度不及预期,将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产生负面影响;各类新型光伏电池的发展也依赖于后续的技术进步和降本情况,可能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