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点评报告:沪东中华签以人民币结算箱船大单 有助减少汇兑风险具重要意义
投资要点
沪东中华以人民币结算的方式签署箱船大单,利于减少汇兑风险、增强盈利能力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造船联合中船贸易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加拿大Seaspan(西斯班)公司,在上海签订6 艘自主研发的13600TEU 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并以人民币结算,成为今年我国集装箱船型最大一单以人民币结算的造船订单。
该批订单将采用人民币结算,是迄今为数不多由国外船东以这一新支付方式直接在中国船企签下的造船大单,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用人民币结算,也将有助于船企减少汇兑风险,增强盈利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船东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1、周期景气上行,多船型下单需求上行,船厂盈利能力改善。1)需求:①量:
2024 年1-9 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GT,DWT)同比增长31%。其中,箱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80%,快速增长;油轮新接订单(10k+DWT,DWT)同比增长52%,大幅增长;散货船同比下降10%;LNG 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96%,大幅增长;②价:
截至2024-10-11,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189.83 点,2024 年以来增长6.4%,2021 年以来增长50.9%,位于历史峰值99.1%分位。船位紧张与通胀压力推动船价持续上涨;2)下游运力:油轮至2025 年运力仍紧缺,后续油轮、干散存在较大下单可能;3)供给:船厂运载已近饱和,但活跃船厂数量及交付量显著下降,供需紧张或推动船价持续走高。由于供给收缩、扩产不易,叠加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供需紧张有望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船舶周期有望震荡上行。
2、龙头公司造船技术领先,有望优先受益于行业发展。1)新船订单向大型化、高端化、双燃料方向发展,公司建造大型船舶技术实力强,未来优质高价订单竞争力强;2)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明显。
投资建议:
船舶行业板块性机会。1)行业高景气:当前船舶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多船型接力放量,船厂盈利能力不断改善,供需紧张或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龙头公司业绩弹性大。叠加新船订单向大型化、高端化、双燃料方向发展,龙头公司建造大型船舶技术全球领先,未来优质高价订单竞争力强,我国高产能、高技术水平船厂有望优先受益。2)竞争格局改善: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预案发布,船舶总装资产整合火热进行,造船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重点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国海防、亚星锚链,关注松发股份等。
风险提示:
1)造船需求不及预期;2)汇率波动;3)原材料价格波动;4)资产整合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